编者按:青年智,则中国智。龙江青年扎根黑土,带动一方百姓致富。近日,东北网推出系列报道,带你走到龙江留乡返乡青年的的身边,了解他们的创业故事。
东北网10月7日讯(记者 杨帆)大学毕业毅然放弃了大城市优越的工作条件,选择回到家乡创业,带领农户致富增收,带领年轻人创业创新。返乡创业青年、集贤县康泰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广东从种植优质农产品入手,到推进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销售一体化模式,到如今年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

大学毕业后,张广东在外地工作了一段时间,但一直无法割舍对家乡的情怀。通过对农业市场的考察,他发现黑龙江的农产品非常受消费者的欢迎,但很多地方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生产模式,依然存在农产品生产附加值提不上来,好产品卖不出去等问题。依靠自有大米加工企业优势,张广东通过多渠道搜集市场信息,作出“比较优势图”,按照市场需求量大、价格高、卖的好的优势产品进行整理,组织农民进行生产,由原来的走“量”变为走“质”。
2016年,他联合村里农户成立了秋丰水稻专业种植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农户带地入社,签订合同等方式发展社员50户,建立了6000亩水稻基地,发展优质稻米1000亩,引进新品种,种植绿芯黑豆,红小豆,黑米,芸豆,小粒玉米等杂粮作物300亩。2016年3月份成立淘宝企业店铺,2017年3月份正式成立电商运营团队进行网络销售农产品。
到2017年,公司全年实在年销售额350万元,销售农产品40余万金,如今每天线上销售农产品4000多斤,营业额3万多元,年销售额可突破1000万元,公司已经从原来的两人,发展成10人的电商运营团队,并且公司员工平均年龄不超过30岁,都是返乡创业大学生。在团县委领导的关怀下,公司免费入驻了团县委的青创空间,以电商平台销规模为依托,给农户带来了额外的经济效益,搞订单农业,把经济发展提上了新台阶。
为了能使企业做强做大,走出困境,张广东从开拓销售渠道和开发高端市场入手,企业一直以来走的都是低端大众市场,加工出来的产品没有产品优势只能拼价格,要做高端市场就得有优质品种,通过自有合作社的种植优势终止了好吃健康的优质品种,在加上如今消费观念的转变,从吃的饱转变为吃的好吃的健康,顺利的开发了高端市场,而且发展潜力巨大。
“开拓销售渠道,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通过网络销售,进行分类加工。聘请农户对杂粮杂豆进行人工挑选,保证产品品质统一,对精细分拣的杂粮杂豆,进行了品牌包装,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产值,满足了市场与客户的需求。”每一步,张广东都思路清晰明了。张广东说,通过建立的电商平台和人才队伍,通过网上进行销售,直达消费者手里,现如今通过这种三产融合的形式使企业的利润和销量得到了很大的改观,销量增长了百分之20,利润却增长了一倍,2017年年加工7000吨,通过做电商在网络销售40余种农产品,销售40万斤,销售额350万元,日销售额达到1万元。
2018年5月,在乡政府会议室召开的贫困户精准扶贫大会上,张广东讲解了通过电商销售农产品带来的巨大增长效益,得到贫困户的充分认可,把乡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带入合作社,每户贫困户带地入社3亩,然后他通过土地流转到一起,统一进行种植经济作物绿芯黑豆,专业人员管理,不上农药化肥,按照绿色标准进行种植。秋天进行统一收割,进行精选处理,精包装,利用建立好的电商平台销售网络进行销售,从而带来更大的产品附加值。除去种植成本外,余出利润全部归于贫困户。脱贫项目为期三年,第一批分红已经在第一届全乡农民丰收节上分发,全乡1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平均每户多增收750元。
张广东表示,下一步,要继续做好优种植,扩销售和养人才环节,把品牌做大做强,形成“三产融合”的“小集团”,实现产供销一体化,按需求进行“订制”生产,带动更多的家乡农户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