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搜 索
桦川:三江水稻之源
2018-10-12 11:26:01 来源:东北网  作者:陈显春 庄园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10月12日讯(记者 陈显春 庄园) 10月12日,2018中国·桦川“农民丰收节”暨首届“稻香节”举行。记者了解到,桦川水稻种植历史悠久,是三江平原最早种植水稻的地域之一,1951年新中国的第一个集体农庄——朝鲜族星火集体农庄就诞生在这块土地,桦川县是名副其实的三江水稻之源。

桦川县农民在春天播种水稻。 桦川县委宣传部提供

  作为桦川水稻发展研究者之一的桦川县农业局局长孙立新为稻香节的事忙得不可开交,电话一个接着一个。他在星火乡工作期间,为发展水稻产业,擦亮“星火大米”这块金子招牌,从不同渠道对星火大米发展历史进行挖掘研究。

  1943年,日本人来到桦川星火,他们用嘴品尝土壤的酸碱度,发现这里的土壤适合种植水稻,于是在星火建了两个灌溉站,

桦川县农民正在进行秋收。 桦川县委宣传部提供

  星火是佳木斯地区种植水田最早的地方。而真正在星火开始种植是在1947年,当时合江省政府秘书长于杰来到星火调研后,责令省农业水利厅利用好星火已有的水利设施,在北方寒地上种植水稻,因为这里有基础。于是,从省里调来拖拉机等农机具,建立农机站,开垦土地。

  星火乡位于松花江下游南岸,系松花江河道淤积区,地势低,土壤肥沃,适合水稻生产。农机站成立后,省政府又去延吉、勃利、林口等地请朝鲜族种植水稻专家到星火来,专门从事水稻生产,星火朝鲜族乡逐渐形成。

松花江孕育下的桦川县。 桦川县委宣传部提供

  据孙立新介绍,当时星火乡分成四个庄,每个庄40户以上,由政府统一修建房屋、分配土地。当时每公顷产量为4800多斤,在1951年时,产量能达到12000多斤,这是当时黑龙江水稻的最高产量。也就在这一年, “新中国第一集体农庄”----星火朝鲜族乡诞生。星火朝鲜族乡带头人金白山和李再根,先后成为全国一至五届人大代表。

  据桦川县志记载,从1951年新中国第一个集体农庄成立,到1979年间,星火乡共得到省部级各种奖励(个人和集体)2000项。

  产量的提升,说明北方寒地粳稻种子改良和耕种技术到达空前高度。从散播、穴播、条播、小棚旱育到大棚旱育吸植,到1978年时,星火乡种植水稻的这些技术已走在在全国前列。星火种植的水稻品种白毛稻1号和2号成为后来北方粳稻的杂交母体,甚至全国30多个省的水稻都以此为母本繁育水稻品种。

  桦川星火乡水稻种植的这些历史和过程,系名副其实的三江水稻之源。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