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29日讯(记者 陈南竹)29日,黑龙江省博物馆第六十中学分馆揭牌暨“莺歌岭遗址专题展”揭幕仪式在哈尔滨第六十中学举行。

参展者参观。东北网记者 陈南竹 摄

黑龙江省博物馆第六十中学分馆揭牌暨“莺歌岭遗址专题展”揭幕仪式。东北网记者 陈南竹 摄
黑龙江省博物馆收藏有60余万件藏品。该微型博物馆的建设是以“镜泊湖边的部落——莺歌岭遗址展”为主题的历史类微型博物馆。莺歌岭遗址是肃慎先民繁衍生息的所在地,肃慎是中国古代东北民族,是现代满族的祖先。在莺歌岭采集和出土的文物中,有大量的陶片、大型打制石器、磨制石斧、石磨棒、黑曜石器、骨器等等,同时又有大量兽骨和鱼骨,这表明莺歌岭人的文化带有山区渔猎及农耕多种经济的特点。本次展览共展出79件展品,展期为6个月,继此展览之后将陆续推出黑龙江汉魏、渤海、辽金、清等不同时期的系列微型展览。

学生们参观主题历史类微型博物馆。东北网记者 陈南竹 摄
同时,黑龙江省博物馆还与哈尔滨市政府第六幼儿园建立了首个以展示自然环境和动物家园为主题的微型博物馆。通过对昆虫、鸟类、哺乳动物等不同种类动物居所的展示介绍,使幼儿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和爱意。

学生们现场感受历史氛围。东北网记者 陈南竹 摄
此外,黑龙江省博物馆还与群力实验小学达成意向协议,计划建立以“从远古走来的渔猎文明——黑龙江鱼皮、兽皮、桦树皮文化艺术展”为主题的民俗类微型博物馆。展览以独具特色的地域和少数民族文化,讲述北方渔猎民族所创造出来的具有浓郁地域色彩和北国风情的“鱼皮文化”、“兽皮文化”及“桦树皮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