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哈尔滨
搜 索
哈尔滨小学生课后服务获家长认可 政协委员建议试点社工“看娃”
2018-11-01 21:37:00 来源:东北网  作者:迟亦达 印蕾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11月1日讯(记者 迟亦达 印蕾)1日,政协哈尔滨市委员会对《关于推广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参与小学生课后服务的建议》重点提案进行督办。政协委员建议,以哈尔滨市南岗区为试点,选择老城区的街道,教育、民政部门提供千米服务场地,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引入社工机构参与课后服务。

  哈尔滨小学生课后服务得到学生家长认可

  教育部在2017年2月发布了《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后,哈尔滨市制定了《关于做好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哈市小学生课后服务自2017年10月9日正式实施。经过施行,总体上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但据观察、走访,小学生课后服务仍存在如下问题:部分小学教师积极性不高,认为课后服务是给他们增加了额外的工作量;由于前述问题,部分小学教师会直接或间接地诱导家长不要报名;虽然部分小学在课后服务中开展了阅读、文艺、体育等多种形式的内容,但总体而言,大多数小学的课后服务内容较为单一,以辅导作业为主,时间一长,导致很多小学生兴趣渐失,不再继续参加;部分小学的人力、场地、设备、资源等较为有限,暂时无法开设丰富多样、能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课后服务内容。

  大学生走进小学校参加学校课后服务

  座谈会上,市教育局汇报了重点提案办理情况。哈市自2017年10月起,城市九区各小学的孩子们享有了政府“买单”的免费课后服务。课后服务坚持自愿参加、坚持免费服务、坚持“安全第一”。经过一年的实践,参与人数,从最初的6万多名,到现在已经超过19万名,占九区小学生总数的80.62%;服务内容,从起初的作业辅导、图书阅读、艺体活动,到现在的社团活动、科技创新、传统文化传承等等,蓬勃多样。有的学校发展了70余个不同类别的社团,一周共开设近百样活动。

  今年,哈尔滨学院与哈市10所小学签约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这些大学生已经进入学校,参加学校的课后服务,为哈市课后服务工作注入新鲜年轻的血液。现在每周5天的课后服务中,各学校集中半天时间,利用1小时左右完成看护作业后,至少拿出3小时以上开展社团和特色活动;其余4天,拿出1天试点无作业制全部用来开展活动,提高开展活动的时间。

  政协委员建议在试点社区引入社工机构开设课后服务

  政协委员建议,鼓励学校与校外活动场所联合组织开展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或组织学生就近到社区、企事业单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将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引入小学生课后服务;筛选具备条件的社区机构,让其志愿者在学校统一管理下参与服务,但是禁止将课后服务全盘委托给社会机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利用个案辅导、小组活动、社区服务等专业方法,解决学校教师积极性不高、课后服务内容和形式单一等问题,减轻学校老师的工作压力;课后服务不再安排课程学习和知识讲授,以丰富多彩的德、智、体、美等课后活动为主;课后服务的提供者以学校教师、社工人员、志愿者为社工机构要扮演好资源链接者的角色,将科技工作者、大学教师、文艺体育工作者、政治历史研究人员等吸纳进来,为小学生提供多样化服务。

  此外,政协委员建议,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并先开展试点,如以哈尔滨市南岗区为试点,选择老城区的街道,如通达,曲线,花园,松花江等,教育部门、民政部门提供千米服务场地,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引入社工机构参与课后服务;项目试点期一年,到期后对服务效果、服务对象、教师、服务提供者、社工机构等进行全方位评估,发爱心志愿者证书。总结和积累经验逐步推广。

责任编辑: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