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就业
搜 索
助力龙江“智造”升级 职业技能培训有了“终身”保障
2019-02-10 09:32:07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朱云峰 蒋平 姜斌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新年伊始,一个喜讯传来:我省城乡全体劳动者可享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日前,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将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当前龙江振兴发展实际相结合,聚焦我省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点群体,提高重点群体就业创业能力,为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实施意见》内容包括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完善从劳动预备开始,到劳动者实现就业创业并贯穿学习和职业生涯全过程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政策体系,以及构建资源充足、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载体多元、方式科学的培训组织实施体系。高素质技能人才短缺,是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瓶颈之一,怎样才能打破高技能人才培养与需求的困境,《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实施意见》的出台无疑令人充满期待。

  解读《实施意见》:

  构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力争到2020年基本满足劳动者培训需求,努力培养造就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围绕做好“三篇大文章”,加快重点产业急需紧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围绕打造“两座金山银山”,开展健康养老、休闲旅游、冰雪体育等行业专项技能培训……《实施意见》中,亮点频现。

  关于《实施意见》的起草背景和过程,省人社厅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龚春宝说,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2018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明确了当前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基础上,结合我省省情,以省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实施意见》。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国家人社部的支持下,全省人社部门紧紧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积极发挥职业技能培训在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推动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促进龙江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8年底,全省共有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791个,其中,技工院校129所、民办职业培训机构566个、公办就业训练中心96个;建成81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94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全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6.9万人次,培养高技能人才2.96万人。”龚春宝介绍说。

  不管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提高各类劳动者的业务水平,培养更多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迫在眉睫,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的大趋势已然到来。

  据龚春宝介绍,《实施意见》以国家《意见》为基本遵循,结合我省实际,紧紧围绕当前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对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突出改革导向、问题导向和市场导向,力求做到政策有突破、措施可操作、目标可实现,主要特点和创新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把握全面,注重承接国家文件精神。二是结合省情,注重政策措施务实可行。将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当前龙江振兴发展实际相结合,聚焦我省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点群体,通过全面实施技能振兴行动计划,着力解决技能人才总量和结构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要不相适应以及技能人才“双创”能力不强等问题,着力提高重点群体就业创业能力,促进稳定和高质量就业,为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三是找准不足,注重政策措施创新突破。针对当前我省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过程中存在的培训规模不大、质量不高、市场化社会化程度较低等突出问题,着重提出要通过推动职业技能培训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市场化社会化发展机制,创新职业技能培训政府补贴机制,充分激发培训市场活力,优化培训发展环境,加快提高培训供给能力和培训质量。

  《实施意见》中,构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实施技能振兴行动计划、深化职业技能培训体制机制改革、提升职业技能培训基础能力等内容,还需循序渐进、科学谋划,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龚春宝说,下一步,将根据《实施意见》确定的任务分工,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研究制定推动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方案。对接产业项目建设,实施龙江技能振兴行动计划,制定高技能领军人才队伍建设行动方案,培养急需紧缺的高技能人才。面向高校毕业生、新生代农民工和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组织开展就业技能专项培训活动。从2019年起,实现培训规模持续扩大、质量不断提升、投入连续增长的目标。

  “全国技术能手”这样说:

  改变人生轨迹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职业教育改革,深化产教融合’,还有最近省里出台的《关于全面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构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实施技能振兴行动计划,深化职业技能培训体制机制改革,提升职业技能培训基础能力等内容,我们看到以后非常振奋。”哈尔滨第一工具制造有限公司拉削刀具厂花键磨组磨工孙延禄激动地说道。

  从1993年进厂实习到获得“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二十余年间,孙延禄从站在师傅们身后默默学习的学徒,成长为数控机床边“大师级”的技术能手。位置在变,不变的是他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脚步。

  在孙延禄的职业生涯中,“职业培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数控编程系统的不断更新升级,不惑之年的他仍在不断地对知识储备进行更新换代。他利用工作之余,自学了相关专业知识,实现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工艺改进等20多项,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他参与设计加工的“高精度重型复合渐开线拉刀”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奖和黑龙江省第五届优秀新产品奖。

  谈及今昔对比,不善言辞的孙延禄打开了话匣子。“过去,可能是‘老观念’影响较深,有了荣誉咱也不愿宣扬,更是做梦都不敢想能有机会出国深造。但是如今不一样了,一份份文件发下来,一张张喜报贴出来,一次次在大会上把名字亮出来,大伙儿都想争上游、得先进。干劲儿上来了,学习的劲头也足了!我们厂就多次派我去德国学习培训,工人做到这个份上,我挺自豪。”孙延禄所在的工厂如今学习气氛高涨,许多人都在准备报考高级技师的职业资格证。“这是对我们工人的肯定,而且考下来之后工资、退休待遇都给涨。”

  孙延禄所在的小组一共9人,包括孙延禄在内的5人已经成为高级技师,1人已经成为技师。“我徒弟都已经带徒弟了,甚至有的徒弟的徒弟都已经开始带徒弟了。听着像是绕口令,但是大伙都爱学了,想学了,我觉得这就是好事。”孙延禄欣慰地说道:“我有个徒弟叫徐鑫,今年35岁。他一开始进厂是当车工,他后来利用闲暇时间学习了铣工的活儿,再后来他还学习了我们磨工的活儿。我们厂提倡‘一人多能’,鼓励大伙儿多学多干。我觉得徐鑫就是一个例子。他跨工种,利用短短两年时间,已经可以独立操作而且做得比不少老人儿还像样。他现在已经达到图纸的误差控制在千分之五毫米,那是一根头发十四分之一的精确程度。”

  徐鑫的“一人多能”不是个案,厂里还有很多人“能者多劳、多劳多得”。

  原本只能加工圆形零部件的张兴龙工资1000多元,孩子正在读初中,高昂的学习开销让他犯了愁,“咋能多挣点钱!孩子过两年就上高中了,一直靠亲戚朋友接济也不是长事儿啊。”后来,张兴龙跨工段参与了方形零部件的加工工作。“我们厂是计件开工资,圆形加上方形的零部件老张现在都在干,现在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日子照以前也好过了。”孙延禄介绍道。

  “单位需要,咱不能拖后腿。单位和组织给了荣誉和实惠,咱不能掉链子。不拖后腿、不掉链子的办法,就是活到老学到老。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在工作外也要及时掌握最新的职业技能。”孙延禄用朴实的话语阐释着职业技能培训所起的作用。

  和孙延禄有着一样想法的还有另一位“全国技术能手”王琦,他是我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自幼与泥结缘,以家乡依安所特有的五色土为原料,潜心创作粗陶泥塑作品。记者电话采访他时,正在从景德镇返回齐齐哈尔的高速公路上。据王琦介绍,他坚持每年来“瓷都”一次交流学习,“景德镇瓷器制造工序有72道,每道都需专门的工艺师把关,我专攻的特长是画艺,其他工序我也能参与,但要达到艺术的创新与精致,终身的培训学习交流是非常必要的。”王琦说。

  谈起陶艺教学王琦大师打开了话匣子:“我一直从事基层职业教学工作,现在也担任教学指导工作。我认为终身职业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我国是人力资源大国,又处在各行业高速稳固增长阶段,需要大量技术人才,职业技能培训教育关乎国家产业发展兴衰,也能将就业压力转变为人才优势。并通过职业技能培训让喜爱技术的学生术业有专攻,让贫困或身有残疾的学生拥有生存技能,活到老就要学到老,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如果能得到高质量发展,那么我省的工业及人才优势会更加稳固。”

  职业技能培训除了助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改变的还有人生轨迹。王琦说他的一位特殊学生张金炜是一位失聪女孩,曾是县里扶贫的重点对象,虽然王琦完全不懂手语,不知道该怎么教这样的失聪孩子,但他看到了张金炜的天赋特长以及为她长远着想,还是“硬着头皮”接下了这个徒弟。张金炜跟王琦学习四年陶艺,他们交流的方式是笔谈,王琦不知道换了多少笔记本。张金炜现已出徒,前不久她的一件陶瓷作品在扶贫义卖会上卖出了1万元的价格,张金炜还被评为了“齐齐哈尔工艺美术大师”。

  王琦高兴地介绍起自己学生的成绩。一位学生被评为了“黑龙江省陶艺大师”,四位学生被评为“齐齐哈尔工艺美术大师”,他们都是普通家庭甚至贫困家庭走出的孩子,因为学习陶艺技术改变了命运。“我作为一名陶艺老师为他们的成就感到自豪,同时我也希望帮助更多有天赋的学生通过职业培训改变命运,技术是不断变化更新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是符合这一特点的,期待着高质量职业技术培训能惠及更多学生,为国家培养更多大工匠。”王琦说。

  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如何推进,业内人士建议:

  发挥教育机构作用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推行,让长期从事数控加工教学与研究工作、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黑龙江技师学院机械工程系副主任王勇,感到很振奋。王勇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对此也有很多想法和建议。他认为,要想推进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首先要关注地区产业布局和产业发展两个方面的问题。产业布局需要政府宏观把握,进行引导,确定一段时间内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所需的技术工人数量及层次需要,这里主要是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失业人员和转岗制动等重点群体的培训,使其能够经过培训迅速融入到新兴产业中去,在这里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关于产业发展是对于原有产业为提高生产率,应对科技发展对生产工具的提升,使员工适应变化而进行的培训。此外,对于产业岗位需求的变化及应对市场的变化,需要员工具有全能性,也需要对员工进行专业性培训。这一点要发挥企业的引导作用。

  “在培训过程中,要发挥职业教育机构的作用,因为职业院校无论是设备、师资及各方面的制度都使得其必然成为职业教育的主力,要使政府宏观引导、企业根据自身提出培训需求、职业院校提供相关服务,三者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良性发展。”王勇说,他主要是从事机械加工专业的教学,近些年数控技术对机械加工行业的生产率提高起到重要作用,高档的数控机床、加工刀具与工艺的引入,决定企业能够生产出高质量、高精密的零件,特别是在国防、航空领域。但很多企业技术工人目前的能力水平暂时无法适应新技术、新机床,起码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机床的性能,这些就需要对原有技术工人进行培训,并且是长期的培训,使其能够跟上技术的发展,不被社会淘汰。

  “在终身培训或新型学徒制的运行过程中,为兼顾企业生产与员工培训在时间上的矛盾,在培训方式上必将有所变革,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通过网上授课、碎片化学习、学分制考核,使学员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王勇认为,终身学习制度将推动职业院校走向市场,服务的对象以企业为目标,培训效果由企业评价,促进了职业院校的品牌意识与质量意识的形成,有助于学校的发展及课程建设。

  王琦大师结合陶艺专业及从事教育的经验,对职业教学的改善提出自己的想法:首先职业学校应具备技能素养俱佳的培训教师。例如陶艺,我省具有许多本土艺术家,但部分艺术家缺少授课传承技巧,造成了本土文化传承乏力。而外来人才又缺乏对龙江本土文化的了解,使得教学失去了本土特色,不利于地域文化的传承。专业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培训是终身培训制度的“牛耳朵”,“执牛耳”才能带动人才培养。另外,职业培训是实践科学,需要合适的实践场地,实践耗材量大,需要一定资金支持。建议省内有关部门给予相应的配套资金。还应注重培训专业人才的选拔及后期跟踪培养。职业培训初期可以实施普遍性的大众教育培养,但随着基础教育的深入,部分技术人才需要入职实践,这就需要与企业对接,联合培养人才,对人才进行后续的巩固培训,选取骨干人员进行高端技术研发。

责任编辑:杨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