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东北网访谈间】“爱耳日”来临 专家谈人工耳蜗:0-6岁聋儿享产品及手术救助
2019-03-01 14:23:09 来源:东北网  作者:杨帆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3月1日讯(记者 杨帆) 今年3月3日是第二十次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关爱听力健康,落实国家救助政策。东北网联合黑龙江省残联开展“关爱听力健康”系列访谈,宣讲耳科及听力保健知识,增强民众爱耳护耳意识。26日,哈尔滨医科大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肖玉丽做客东北网访谈间,就人工耳蜗植入手术适应范围问题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人工耳蜗不等于助听器

  人工耳蜗是一种电子装置,通过植入体内的电极系统直接兴奋听神经来恢复、提高及重建聋人的听觉功能,主要适用于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且助听器效果不佳的患者。

  助听器是声音放大器,嘈杂环境下表现不好。对于听阈水平达到70分贝以上的患者,可以选择人工耳蜗植入,人工耳蜗的寿命在70年左右。

  6个月以下患儿植入风险大

  “语前聋患者的植入年龄通常为12个月一6岁。植入年龄越小效果越好,目前不建议为6个月以下的患儿植入人工耳蜗,但脑膜炎导致的耳聋因面临耳蜗骨化的风险,建议在手术条件完备的情况下尽早手术。”肖玉丽说,2、6岁以上的儿童或青少年需要有一定的听力言语基础,自幼有助听器配戴史和听觉言语康复训练史。

  对于各年龄段的语后双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有报道最大91岁,对于年龄偏大的患者,手术的前提就是术前做好评估,心肺功能等能耐受约2小时的全身麻醉。

  全省0-6岁聋儿享人工耳蜗救助政策 手术、康复全程补助

  2018年11月,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凡具有黑龙江省户籍(黑龙江省居住证),有康复需求,经专业医疗机构诊断并评估认定,有相应康复适应指征,通过康复服务可以达到功能重建或改善的0-6岁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客享受救助补助。

  “通过申请、审核、认定后,患儿可享受耳蜗产品及手术一次性救助,康复训练0-6岁年龄段内可连续救助。救助标准为:人工耳蜗产品采购4.5万元,手术费1.2万元、康复训练费1.8万元/年(10个月)。患儿家庭经济负担得到减轻,更多听障孩子听见了声音,重回有声世界。”肖玉丽说。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