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9日讯 春,草木萌动,广袤大地处处盎然,绿草如茵;
春,一元复始,苏醒大地桃红柳绿,尽显生机;
春,代表着新的开始,代表着新的希望……
就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现下呈现给世人的身姿,魅力与神韵尽显,朝气与活力四溢。
结构调整日渐完善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3月中旬,梅里斯达斡尔族区雅尔塞镇鲜明有机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育苗基地内,合作社社员早早便为钢架大棚进行扣棚,以此拉开今年春耕的序幕。由于天气原因,今年的扣棚减少了清雪环节,比往年节省了一半的时间,故社员们更多的是紧抓育苗大棚质量,严格按照农业标准操作,提高大棚的塑料压实和稳定性,保障后期培育壮秧苗的安全。
鲜明有机水稻合作社理事长禹锡在介绍,合作社今年所需的育苗秧盘、苗床土等此前就已准备妥当,目前秧盘摆放、覆土等项工作已经展开,水稻育苗、种植等也将根据节气和气温变化有序进行。
3月下旬,梅区荣胜村红参胡萝卜种植基地的厂房里,伴随着机器轰鸣声,一卷卷纸带在机器上与种子缠绕,经过排种、拧绳、卷绳三个环节,种子缠绳在机器作业下完美结合。就是这样一条条裹缠着种子的拧绳,正在编织着黑土地上新的致富梦。合作社理事长孙凤全说,应用胡萝卜种绳直播技术,避免了传统条播技术用种量大、缺苗、断苗、间苗成本高等弊端,极大提高了播种质量,节约种子、人工成本,还可提高胡萝卜商品率,可谓一举多得。
当说起合作社发展态势时,孙凤全兴致满满。去年的大丰收让合作社赚得盆满钵满,现在冷库中还有部分为山东、北京、上海、广州、台湾乃至俄罗斯等地反季销售的胡萝卜在整装待发。知名度大大提升后,合作社还顺势于2018年年底与山东莱阳等地签订了3000吨胡萝卜、1000吨白萝卜销售订单。孙凤全说,今年在种植规划上他们也将更加多元,除了主打的胡萝卜外,水果萝卜、白萝卜、马铃薯、甘蓝等蔬菜品种均要上马,借助已积累的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宽市场并降低单一品种可能带来的市场风险。
3月26日早6时,天边刚露出鱼肚白不久,梅里斯镇言约菇娘种植合作社的育苗大棚里已是笑声连连。此时,社员们在赶着播种、育苗,三五颗籽伴着细沙培到秧盆中,静待三五天,一株株嫩绿的秧苗便会破土而出。而远处前几天撒下的菇娘籽,已经迫不及待地露出它们嫩绿的枝芽,一眼望去,整个棚里过半都已经充满了绿意。
言约菇娘合作社理事长关丽丹介绍说,为了今年能有个好收成,春播还未开始,合作社就请来技术人员,安排社员利用今年气温高、回暖早的有利条件,抓紧撒籽育苗,并且根据市场需要适时调整了种植品种。由于去年遭受风灾致使产量有部分降低,但菇娘在市场上的认可度,尤其是在南方市场上受追捧的程度却没有改变,这是他们的信心所在。所以,今年合作社准备在生产技术上进行革新,使秧子矮稞、粗壮一些,间距再找好一些,避免受风灾和冻灾影响,保证品质和产量。
……
看过达乡各个种植经营主体,只要稍加留意便会发现,随着春的步伐挺进,各合作社均有着不小的动作,似乎“求新求变求突破”成为了这里备耕生产中绝对的主旋律。在梅区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副主任王索彬的办公桌上,记者见到了一份《梅区2019年主要蔬菜种植意向调查表》,同样也在印证着这个事实。
据统计汇总显示,素有齐市“菜篮子”之称的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在种植结构中今年将更进一步向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上倾斜,如大白菜种植面积将由2018年的2万亩增加至今年的2.6万亩,甘蓝将由0.1万亩增至0.2万亩,大葱将由0.6万亩增至0.8万亩,大蒜将由0.4万亩增至0.6万亩,胡萝卜将由1万亩增至1.2万亩,菇娘将由1万亩增至1.2万亩等。
王索彬介绍说,今年梅区的农业生产呈现出了很多喜人的变化,之前提及的经济作物比例提升只是其一,再如借助大豆振兴计划,当地大豆种植面积也将由2018年的6.8万亩增至13万亩。此外,诸如与山东莱阳蔬菜商会合作的达呼店镇7000多亩窝瓜种植、缘亿蔬菜种植合作社引进的黄金西红柿、红星盈果蔬小镇探索的嫁接桃等,都具有全新属性,这些都是在梅区种植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品种的持续优化,正是当地种植结构更加多元的表现。
在标准化规模种植方面,今年的成绩更加斐然。梅区自2017年开始推进“千亩连片”蔬菜种植计划,在2018年,超千亩的连片蔬菜种植主体共有9家,种植面积为13497.9亩,今年则增长到13家,种植面积更是增至30830亩,增幅比例超一倍。在设施农业上当地也有所推进,截至3月11日统计显示,今年温室新增5栋、大棚新增19栋,总数分别达到了217栋、488栋,溢价增收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聚焦产业项目发力食品加工粗具雏形
食品加工,对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由于缺少食品加工项目,发达地区对整个东北的印象都是“菜带泥卖”“猪带毛卖”“捧金疙瘩卖白菜价”,市场意识差。
近年来,梅区充分利用和发挥资源优势、地域优势谋发展,坚持问题导向破解发展瓶颈,深入实施了“一二三四战略”,紧紧结合市委“百万千”产业倍增计划,确定今年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年”,明确了在产业项目建设上聚焦发力、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持续用力、在深化改革对外开放上持续用力、在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上持续用力的“一个聚焦四个持续”全年重点任务。比照齐齐哈尔市确定的12个重点推进产业,全力推进立区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围绕产业发展的全链条、全过程,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和绿色特色食品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质增效为基础,以“抓三品推五化”为路径,实现优质农产品的价值提升,不断提升全区一产的发展水平,并最终实现梅区“中央大厨房”和“最佳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目标。
领导干部认识的高度决定了梅区的振兴出路,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了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的发展速度。围绕开展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梅区切实查摆制约发展的原因,问政于民、问政于企。并于2018年年底由主要领导率各乡镇、涉农部门及部分村支部书记赶赴山东昌乐县、淘宝大学总部、杭州安吉县等地考察学习。在考察中解放思想,在考察中寻找差距,在考察中明确梅区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今年,市委把“十个一批”作为全年工作的抓手,明确提出“聚焦发展、聚焦经济、聚焦重大任务和重大项目”。为此,梅里斯把解放思想作为解决梅里斯经济发展各项难题的“金钥匙”,抓住当下这一轮高质量发展的大好机遇,确定在重点产业项目建设上聚焦发力。为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还专门下发了《招商引资项目线索征集表》,实施了“领导+部门+项目”工作机制和项目推进落实“三听一看两兑现”工作机制,全区上下统一思想和行动,四大班子齐上阵,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拿出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信念和勇气,全党动员、全民参战,九牛爬坡个个用力,不断谋划一批、跟踪一批、签约落地一批、推进建设一批大项目、好项目。
据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副区长、绿色食品特色产业园园区办主任曹福利介绍,由于受资源要素制约、物流和人工等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影响,“粮”与“食”的产业布局趋势,在全国范围内都正在发生着较大的调整,正逐步向环境承载能力强的区域扩散。梅里斯作为传统的城区近郊区,发展大工业或许不具基础,但在与都市生活紧密相关的都市农业方面却能有很大作为,尤其是顺势发展食品加工产业,正当其时。为此,梅里斯在绿色食品特色产业园区上重点投入,做好载体、做足宣传,储能蓄势。
曹福利坦言,从宏观上看,整个东北三省几乎都属于环境相似区,承接产业转移对他们来说是天时地利,对其他地区来讲也未必就不是机遇。都说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怎样能打破南北的地域隔离和文化差异,并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吸引相关企业入驻,甚至是形成企业自发集聚的链条式引进,考量的就不仅仅是园区硬实力的打造,还有与之配套的一系列的招法,而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则是发展的意愿是否强烈。
3月5日,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政府同广州粤旺农业集团在广州市粤旺集团总部签订了《农业产业化综合项目投资合同书》,至此,由广州粤旺农业集团在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投资5亿元的农业产业化综合开发项目正式签约落地。
广州粤旺农业集团是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和国家高新科技企业,目前总资产50亿元,年销售30亿元,是集食用菌、蔬菜、中药材种植,畜禽水产养殖,生鲜食材配送,农业科技研究与品种研发、育种、选种试验示范、推广应用于一体,完全拥有全产业链体系的现代化科技农业集团公司。粤旺项目主要由广州粤旺集团在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建设实施以种植、加工、仓储、旅游、技术研发和科普示范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综合项目,一是规划建设以加工大豆即食品和多肽提取为主产品的农产品加工厂;二是配套建设中央厨房、仓储中心、冷链物流和商贸研发等基础设施;三是创建一处面积为2000亩的种植示范基地试种其具有国家专利的富钼大米。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梅区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龙头标杆企业,可有效带动和打造农业科技品牌,促进产业升级,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粤旺项目的成功引进,有承接产业转移当中梅区与粤旺集团互补的现实需要,也有梅区当地勤修内功后得偿所愿的必然。而实际上,如今在绿色食品特色产业园区内,为达乡经济助力腾飞的引擎已经开启。
在尚宏北药科技有限公司,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各项筹备,如今洗药机、润药机、高速裁断往返式切药机、转盘式切药机、热风循环烘箱、筛选机、煅药锅、化验室等设备和专业人才都已准备就绪,黄芪、防风、甘草、白芍等9个品种的中药饮片产品,在5月份即可正式投产;在嘉世源葡萄酒有限公司,40吨高端冰酒、60吨红酒已完成发酵,处于陈酿状态,“北冰红”“威代尔”及葡萄汁等系列产品也将于今年5月份进行灌装,制成成品面向市场,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邢佳宝对于年产冰酒1000吨,产值3亿元的目标信心坚定;在寒土蔬菜有限公司,为抢抓秋季蔬菜加工冷藏黄金期,工作人员正在加紧安装速冻冷藏库的钢结构顶棚,预计9月初可以正式运行;缘亿蔬菜、优百商贸、九洲环境能源、广州粤旺等续建新签项目也将在4月份陆续复工开工……
聚焦发展,砥砺前行,积跬步终可至千里。当前,绿色食品特色产业园区的推进势头尽如所期,奋力发展的要素已经配齐,昂首挺进的动能正形成合力,可以预见,稍加时日这里必将发生翻天覆地般的变化,令人不自觉地便会对它的未来充满更多期许。
配套服务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斩获人心
农业的产业优势,夯实了食品加工业的基础,食品加工业的腾飞,则会令梅里斯整体的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实现地方经济增长的弯道超车和持续有力。众多龙头企业、朝阳行业缘何会将投资触角落在梅里斯身上,或许与这里解放思想、转变发展思路、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等不无关系。
今年是市委确定的“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年”,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区委也明确今年首要任务就是在产业项目建设上聚焦发力,“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为梅里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助力。其中,完善绿色食品特色产业园区的服务设施建设和形象建设、加快推进重点产业项目建设进度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当地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还在项目建设上安排专人作为联络员与企业对接并跟进服务,力求做到情况有人掌握、诉求有人回应、问题有人解决、现场有人维护,将“服务”姿态展露无疑。
今年年初,为贯彻落实省市深化开发区改革任务的需要,市委市政府将梅里斯绿色食品特色产业园纳入全市“一区三园”整体规划,并按照政策共享、属地管理的方式,实现了“一区”与“三园”之间资源共享、品牌公用、信息互通、产业互动,形成相互关联、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在引领全城创新发展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区域之间的紧密合作、协同发展。梅里斯也紧紧抓住齐市与广州市对口合作契机,不断加快推进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特色产业园孵化器建设。在园区的规划设计定位上,聘请专业规划设计部门对园区进行规划,按照“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突出园区形象建设,把园区整体形象和企业个体形象进行包装策划,将园区与齐市一体规划、同步推进。将原5.488平方公里的园区扩容至16平方公里,提升承载能力,并继续完善要素配置,提升服务能力,最大程度满足企业需求。同时,实施“飞地经济”带动行动,利用齐齐哈尔是“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上重要节点城市的优势,探索建立自贸区、跨境物流区、广州特色产业园,用宜居、宜游、宜养的优美环境来吸引人才,用政策、资源、人力的成本落差来吸引企业。
改善营商环境意味着公共服务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全面优化,只有解决好民营经济发展问题,优化好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才能有效夯实稳增长快增长基础。梅里斯坚持将营商环境的优化作为全区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下大功夫、下真功夫,以客商需求为基准,把全区公务员全部变成“服务员”,其目的就是提升吸引力、加强竞争力,借此来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而这一切,也正是李克强总理曾强调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的基层写照。
梅区政务服务中心作为对接服务企业的窗口单位,自成立以来,积极创新服务方式,不断提质增效,着力推进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着力打造事项透明、环节最简、流程最优、效率最高的审批服务环境。2016年,梅区政务服务中心在全市16个县区中率先开展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2017年11月,区政务服务中心迁入新址;2018年,梅区政务服务中心一窗式综合受理中心综合受理窗口喜获市总工会表彰的“齐齐哈尔市五一巾帼标兵岗”荣誉称号;2019年,经过省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验收组考核验收,成为全省县区级政务服务中心中首家通过验收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单位。梅区政务服务中心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已初步形成服务质量目标化、服务方法标准化、服务过程程序化的服务新格局,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不仅是服务质量的提升,更是营商环境改善的一个缩影。
3月19日下午,梅区政务中心市场监督管理局窗口工作人员为齐齐哈尔粤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审批开启绿色通道,采取容缺预审和延时服务,协调上级部门特事特办,从收件、核名、审批到出件,仅用时3个多小时,就让齐齐哈尔粤旺公司拿到了营业执照,速度之快让前来办理执照的粤旺集团工作人员直呼意想不到。
3月28日,齐齐哈尔粤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国强来到梅里斯刚满一个星期,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梅区经合局办公室主任高云山的陪同下,在印章制作门店等候最新制作的单位公章。徐国强对记者表示,他到来的这一个星期,无时无刻都在感叹当地对招商引资企业的诚意和无微不至的“保姆式”服务。从营业执照3个多小时办理,到后续的一事一议,从研究村包地,到刻公章、税务登记、银行开户,不仅委派专人全天陪同办理各项前期事宜,区领导还每天与他通话,过问有何难处需要协调解决。
“集团总部对于在梅里斯的投资项目非常重视,也很感慨这里浸润心田一般的优质服务,现在我们正在加班加点进行前期铺垫,预计5月初集团工程部即可到位开工建设,而且集团也期待进一步加强双方在相关领域的沟通与合作。”徐国强说。
点点滴滴方能说明问题,正是这些热心热忱服务企业的事例,才展示出了梅区为谋发展而做出的改变,才打造出了如今营商环境的良好口碑。而梅里斯也正是凭借在全省县区级政务服务中心中首家通过验收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的软实力,带给所有客商以最美好体验,赢得人心,赢得未来。
梅里斯,全国唯一的市辖达斡尔族区,三百年沧桑巨变,三百年奋进开创。三百多年来,达斡尔人沿嫩江两岸逐草而居、寻水而渔,用勤劳质朴的民族性格开垦着这片美丽富饶的农耕文明,书写了一个古老民族的生命印象。如今,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承载着达斡尔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又踌躇满志,正以昂扬之姿踏上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