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器人由站在铁塔上的电力工人吊装上线后处理高压线螺栓松动缺陷。
黑龙江日报4月12日讯 220千伏松肇甲线127号塔上,机器人两只手臂灵活转动着,对高压线上松动的螺栓进行紧固操作……近日,在位于哈尔滨与肇东市接壤处的输电线路作业现场,国网哈尔滨供电公司首次成功利用“智能机器人”带电处理输电线路设备缺陷,使高寒低温地区应用人工智能先进技术实现新的突破。
“请机器人检查右边线小号侧耐张线夹螺栓,无人机空中调节拍摄角度,同步观察机械臂工作情况。”在国网哈尔滨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智能巡检中心控制大厅内,远程总指挥王立杰正通过大屏幕对220千伏松肇甲线127号塔上的高压线螺栓松动缺陷处理工作进行指挥,安装在带电作业机器人身上的多个摄像头与无人机摄像头将现场画面实时传输至大屏幕上,为远程指挥提供了可靠的支撑。仅用时15分钟,“智能机器人”带电处理输电线路设备缺陷成功完成。
王立杰说,就在前一日,输电运检室的无人机操作员利用无人机对“三跨”区段进行精细化巡检时,发现管辖的220千伏松肇甲线127号塔上的高压线存在螺栓松动的缺陷。常规处理此类缺陷的方式,是采用人工等电位作业法带电处理。登塔作业人员需穿上带电作业屏蔽服,再套上臃肿沉重的保暖衣,登上40米高的铁塔,作业安全风险倍增。“为最大限度降低人工作业风险,我们与深圳克诺机器人有限公司共同攻关,引用了其带电检修作业平台——KRV双臂检修机器人。该机器人通用性好、重量轻、智能化程度高。在本次作业中,通过绳索把机器人吊装到近40米的铁塔线路上,然后由机器人两只手臂多角度灵活转动,对松动的螺栓进行紧固操作,在力量与控制精度上超越人手,还一并对其他螺栓进行了全面检查。”王立杰说。
从无人机特巡检查发现缺陷,到机器人在线作业全程实时监控,无人机成功与机器人带电检修协同作业,该公司在深入应用人工智能先进技术方面取得了实践性新突破。据介绍,现阶段该机器人的应用范围为输电高压线路,未来该公司准备结合大数据、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技术,将机器人应用范围扩大到包括输电高压线路、变电站在内的所有电力设备。同时,该公司将继续深化无人机巡检与机器人带电作业技术的研究,制定高寒地区环境下相应专业技术标准,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