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哈医大二院成立血管内影像与功能学核心实验室
2019-04-25 14:27:17 来源:东北网  作者:李华虹 曹玥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4月25日讯(李华虹 曹玥)为推动我国血管内影像与功能学技术的进一步规范化应用,提升我国腔内影像学研究的国际地位,4月25日,美国心血管研究基金会首席医务官、国际上被誉为“IVUS之父”的Gary S. Mintz教授、哈医大二院副院长郝天军与哈医大二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心内科主任于波教授共同为哈医大二院血管内影像与功能学核心实验室揭牌,于波教授为该实验室牵头人,Gary S. Mintz教授正式受聘为该实验室首席顾问,标志着哈医大二院在血管内影像与功能学领域的临床研究、影像学数据分析、数据资源整合等方面走向更规范化时代。授牌仪式上,Gary S. Mintz教授、郝天军副院长、于波教授为授牌仪式致辞。哈医大二院心内科副主任侯静波教授主持会议。

美国心血管研究基金会首席医务官、国际上被誉为“ivus 之父”的 gary s. mintz教授(左1)、哈医大二院副院长郝天军(右2)与哈医大二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心内科主任于波教授(左2)共同为哈医大二院血管内影像与功能学核心实验室揭牌。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是目前分辨率最高的腔内影像学技术,能够直接进入冠状动脉的血管腔内高清成像,被称为冠心病诊断“金标准”。OCT可以在介入手术术前对管腔尺寸和病变特点进行评估,有助于选择正确的支架型号和指导支架植入策略;术中为支架手术保驾,观察支架贴壁效果和扩张情况,从而达到理想的支架效果;术后的腔内影像使术者能够在支架水平评估支架植入效果,指导实施优化措施,保证患者治疗效果和长期的临床安全。

gary s. mintz教授致辞。

  据了解,自2005年引进中国首台OCT,哈医大二院心内科于波教授带领团队率先在国内开展OCT相关研究,从急性心梗病因在体诊断、早期防控到支架失败,研究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牵头的EROSION等系列研究引起了国际学术界广泛关注,推动了国内外腔内影像学的进步。目前哈医大二院拥有全世界最大的OCT数据库,是单中心OCT病例数最多的医院,数据量达9000余例。此外,于波教授牵头制定中国首部OCT应用专家共识,作为唯一的中国单位,并受邀参编首部由16个国家参与制定腔内影像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郝天军副院长致辞。

  目前我国影像与功能学尚缺乏规范化操作流程及培训,于波教授表示,此次血管内影像与功能学核心实验室的建立,是以哈医大二院血管内影像分析实验室及团队为基础,旨在为国内外研究机构、生产企业提供专业的影像分析服务,推广腔内影像技术在我国临床及研究的规范化应用,包括冠脉造影影像(QCA)分析、血管内影像(OCT、IVUS)分析以及血管内功能学(FFR、IMR)等分析。

于波教授致辞。

  他强调,实验室成立后Gary S. Mintz教授作为顾问将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推动中国腔内影像学临床应用,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对数据资源进行有效、高质量的整合,缩小与国际上的差距。同时,哈医大二院将大力开展推广和培训工作,增强与国际大型临床中心的交流合作,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提升整体核心实验室人员的专业水平及业务能力,推广国内腔内影像研究设计和分析规范,提高国内临床研究质量;此外,加大设备研发及改进力度,推动与国内外影像设备公司合作,对现有设备及分析平台进行改进,希望在未来5年内打造成国际一流的血管内影像与功能学核心实验室,推广血管内影像与功能学在我国的规范化应用及数据分析,提升哈医大二院在该领域研究的国际地位,让世界听到更多的“中国声音”。

侯静波教授主持会议。

  OCT改变了心脏介入治疗植入支架的指征还能提早预防疾病发生

  OCT是目前分辨率最高的腔内影像学技术,就像直接把显微镜放进血管里看一样,可以准确评估血管尺寸、斑块特点和支架植入效果,为临床中优化支架植入和减少支架相关问题提供了很多宝贵的信息,是冠心病诊断新的“金标准”。此外,医生还可以通过OCT对尚未出现问题的血管进行检测,提早预防急性、恶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与会领导专家合影。

  家住哈市周边,今年68岁的田女士有吸烟史40余年,每日多达20根,如今退休在家。在一个月前的傍晚,她突然胸痛难忍,大汗淋漓,家人见状立即将田女士送到当地医院进行溶栓治疗,但由于病情十分凶险,连夜转入了哈医大二院胸痛中心。入院后,紧急检查了心电图、血液常规、生化系列、心肌酶学等后,直接急诊进行冠脉造影和OCT检查。检查结果显示,血管狭窄程度达到85%,有血栓形成,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随即医生为患者进行了取栓治疗。血栓成功取出后,为她进行严格药物抗凝治疗,之前的症状完全得到了缓解,避免了支架的植入。一个月后进行复查结果非常好,狭窄率下降了近10%。同时,通过OCT检查发现田女士的冠状动脉血管中还是存在病变,所以需要她在平常生活中要多加注意,改善生活方式,戒烟,按时有效用药,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

  我国东北地区是急性心肌梗死的高发地区,由于高寒、饮食高盐、吸烟等因素,发病率呈年轻化的趋势,哈医大二院曾经收治过最年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年仅18岁。通过研究发现,很多人并不是由于冠脉严重狭窄而形成血栓,往往可以不用植入支架,仅靠药物抗栓就可以解决问题。

  于波教授指出,OCT影像学检查的出现,改变了心脏介入治疗植入支架的指征。以前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94%都会进行支架,但现在对急性心梗患者进行OCT检查后,发现斑块侵蚀导致的血栓较小、血管结构相对更完整、管腔相对更大,是可以不植入支架的。哈医大二院在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中,在先进的腔内影像学技术指导下,有40%的患者可以避免支架,通过抗凝抗栓治疗效果同样显著,为患者提供了更安全、更优质的个体化治疗服务。

责任编辑:李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