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科教
搜 索
“中国番茄大王”李景富 用半世纪赶超国外育种技术
2019-08-13 09:04:01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衣春翔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李景富正在做实验。图片由东北农业大学提供

  黑龙江日报8月13日讯 “你从艰难求索的岁月走来,难忘受制于人的酸涩;你在花果飘香的四季收获,摘下扬眉吐气的甘甜。这颗红色的果实,是科技人奔流激荡的热血,是百姓菜篮子里的喜庆祥和,是五星红旗飘扬的颜色。”这是全省首届“龙江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上,东北农业大学教授李景富的颁奖词。

  下乡给农民讲课、去外地与其他专家一同研究番茄育种、到实验基地查看番茄长相、指导学生论文……获奖后,已经70多岁的李景富没有休息,依然躬耕于农田一线、拼搏在科研一线、扎根在教学一线。

  实际上,从年轻时做番茄育种研究以来,李景富几乎从没节假日和休息日,因为他心中一直有一个红色的梦想——早日研发出属于中国自己的、能够彻底把国外垄断局面打破的番茄品种。50年,他不仅赶超国外番茄育种技术,还丰富了老百姓的菜篮子,帮助许多农民摆脱贫困走上致富路,被称为“中国番茄大王”。

  他对自己说

  要培育中国番茄良种

  李景富告诉记者,1962年,他即将参加高考,当时能吃上咸菜条就算不错了。因此,他义无反顾选择了农业院校作为高考唯一志愿,改善农民生活成为他的初心。

  正是从那时起,李景富渐渐走上了番茄研究的道路。这条使命之路,他一走就是50年。

  李景富刚开始搞番茄研究时,国内番茄生产与栽培领域只有一个品种,放眼市场,都是日本、美国、西班牙、法国所谓“洋柿子”的天下。

  那些国外番茄品种每公斤种子价格高达10万元,超出我国番茄种子价格100多倍。这种状况极大触动了李景富。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培育出我国自己的番茄品种!

  谈起当时要面对的现实情况,李景富说:“国外对番茄的研究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开始了,相比来说,我国晚了整整半个世纪。”当时没任何育种经验,更难弄到番茄种子。

  面对当时国内一穷二白的科研环境,李景富没退缩,而是寻找一切可以育种的条件,寻找一切机会搜集和购买番茄种子,并费尽周折带回到实验室一一进行杂交培育。

  有了种子,李景富几乎每天都蹲在大棚里。没科研助手,他亲自挑水浇灌实验田。白天各个课题组都用水,水不够了,他就赶在晚上浇。整日光脚站在地里,几次都因疲劳过度晕了过去。

  即便已过古稀之年,李景富做起科研依然很拼。有一次,实验基地的番茄大棚被暴雨淹了,棚里满地泥浆,穿鞋根本无法行走。李景富没半点犹豫,脱下鞋袜蹚进冰凉泥泞的地里工作。

  说起这些艰辛困苦,李景富觉得没什么,“无论年纪多大,我始终都是一名党员,无论多难多苦,我都不能忘了初心,必须完成使命。”

  李景富不但光荣地完成了使命,带领东农蔬菜学团队培育优异番茄种质资源2000余份,共育成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番茄新品种27个,其种子价格每公斤2000至3000元,取代了昂贵的进口品种,实现了番茄品种的国产化,大大降低了农民生产投入成本,还使部分番茄品种被推广到俄罗斯、印度等国家。同时,团队培育出其他蔬菜新品种52个、研发新技术10余项。

  他对农民说

  你种番茄不挣钱我赔

  “我的‘初心’是让农民过上好日子,因此培育出的番茄良种如果不能推广种植,不能帮着农民致富,那就失去了意义。”李景富说。

  不过,帮助农民致富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

  李景富回忆起让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经历。也正是这次经历,让他的技术真正打消了农民心中的顾虑,打开了番茄成果推广之门,带领农民奔向了种植番茄致富之路。

  上世纪80年代,李景富率先在我省推广大棚种番茄技术。为说服农民,李景富与农民签订协议,承诺如果种植番茄品种的农户收入低于同期种黄瓜的农户,差额由自己补偿。

  “你种番茄不挣钱我赔”,冲着这句话,10个农户和李景富签了约。

  但到6月中旬,种黄瓜的农户把黄瓜都卖了,大棚中的番茄还不拉红线,农户觉得受了欺骗,让李景富包赔损失。

  李景富既不甘心又倍感压力。几经沟通和查找原因,在他的指导下,番茄很快变红。那时番茄单价高于黄瓜不少,且产量高,签约农户一下子就发了财。

  此后,李景富成了农民眼中的番茄种植“百科全书”。他的足迹遍布黑龙江省40多个市县的乡镇,累计推广优良番茄品种1200余万亩,创社会经济效益100多亿元。

  如今,我省农业生产已有天翻地覆的改变。从优质选种、育苗到生产监护、走入市场,黑土地的农业、农作物已搭上科技快车,农民自主学习农业新知识、新技术的热情空前高涨。

  对于这些转变,李景富感受颇深,“有一对夫妇听了我一次讲座后,兴奋地跑到山东承包大棚种植蔬菜,后来常给我打电话咨询问题,目前经营得很好。现在像这样的农民越来越多。”

  李景富的办公室电话、手机和家里电话全部公开给农民,随时随地接受咨询,帮助解决问题。到目前,李景富蔬菜学团队下乡指导达4000多人次,累计技术培训农民和科技工作者达10余万人次,发放相关资料2万余册。

  他对学生说

  既然学了农就要为农民多做事

  伫立讲台50年,李景富已是“桃李满天下”。如今李景富依然在教学一线,他说:“对于学生,一定要全力帮助和引领,否则老师会失去个好学生,国家会失去一份建设的力量!”

  王傲雪是中国第一位番茄专业博士,在国外读博士后期间即取得骄人成绩,在李景富感召下选择回国。如今,王傲雪已入选第三批“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和国家“科技部中青年创新领军人才”。

  对于为什么要回来,王傲雪说,“我永远忘不了李老师的教导,他说,既然学了农就要为农民多做事,要让所学农业技术,帮助祖国的农民生活得更好。”

  学生的劲头和创造的价值总是让李景富感到欣慰,“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投身科研事业,他们刻苦钻研的精神,富有活力创造力的实践,让我相信中国科研道路永远充满希望。”

  这些年,李景富带领他的科研团队攻坚克难,共主持国家科技攻关等各类项目40余项。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黑龙江省省长特别奖2项。

  然而,面对国家和省里给予的各类荣誉,古稀之年的李景富却说:“我的大半辈子为番茄吃了不少苦头,但番茄也成就了我的一生。公众赋予我番茄大王的美誉,国家和省里给予我各类殊荣,这一切让我深感忐忑。因此,我必须要培育更多的优良番茄品种,培养更多的优秀农业人才,才能真正不辜负国家和人民,也才能让我在这些荣誉面前略感心安。”李景富说,至少要再干十年,一定要让中国番茄品种完全替代国外进口品种,让中国的番茄进一步走出国门。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