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9月10日讯 戴上护目镜,手拿水口钳、米勒钳,变换着多种工具,在工作台前专注手部动作,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期间四个模块训练交替“上演”。这是黑龙江技师学院95后教师汤化鑫的训练日常。
从2016年入学黑龙江技师学院,代表学校参加各项比赛争得荣誉,再到2018年留校任教亲自培训竞赛队员,汤化鑫在这短短几年中飞速成长。
谈到去年4月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黑龙江省选拔赛中获得第二名的经历,汤化鑫记忆犹新:“比赛是先在学校进行选拔,胜出的两名选手代表学校参加省赛,省赛一共有13所学校的25名选手参加,我最终在信息网络布线项目上取得了第二名的成绩。”
然而这份荣誉得之不易。汤化鑫告诉记者,他在学生时期就钻研信息网络布线项目,怎么能缩短操作时间、手法更准更快,是他在休息时常常思考的问题。于是“全天候”的练习和琢磨,几乎贯穿了他整个技校生活。入选省赛后,汤化鑫提前半年开始准备,以国赛完成标准要求自己。其中,按照规定完成智能楼宇布线系统需要6个小时,中间没有休息,这是个不小的挑战。经过无数次的练习,汤化鑫越挫越勇,从最开始的10个小时操作时间,慢慢缩短到8个小时,最后练到5个半小时,成功将时长控制在赛事标准以内。在练习光纤熔接时,玻璃纤维扎进手指,已成为常事。“这个光纤是只有0.25微米粗细的透明玻璃纤维,扎进手指里钻心地痛,根本找不到扎进去的位置,一痛就是一个月”,汤化鑫说道。
现在,汤化鑫作为国家高技能人才留校任教。作为一名在大赛中成长起来的年轻教师,汤化鑫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侧重布置模拟工程制作任务,在细节处做到与实际工程相符。他说:“希望在明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黑龙江省选拔赛上,我带领的集训队员能取得优异成绩,争取代表龙江参加国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