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搜 索
【与祖国同行 汇龙江群英】70年70人之李玉安:无私奉献好党员 无名价更高
2019-10-05 16:55:14 来源:东北网  作者:王春颖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10月5日讯(记者 王春颖)李玉安(1924~1997),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英雄。1946年,李玉安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四平会战中荣立一等功,辽西会战时立大功,平津战役又立战功,渡江作战再立一等功,跟随部队一直打到广西,先后荣立10次战功。

  1950年10月,李玉安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112师335团1营3连副班长,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11月30日清晨,3连在松骨峰阻击南逃的美军2师第九团。100多名只配备步枪、机枪、手榴弹的志愿军战士,面对拥有十几架飞机、几十门大炮、几十辆坦克的摩托化部队,血战8个小时,打退敌人5次反扑,毙敌600多人,敌我损失约6∶1,为志愿军“装口袋”聚歼逃敌立下特等功。战斗中李玉安代理排长指挥作战,身负重伤,昏倒于战场。战后作家魏巍采访时,把他误作烈士写入战地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李玉安并未牺牲,当晚苏醒后被朝鲜人民军一个司号员背到附近一间民房里,后被志愿军某部收容救治,辗转送回祖国。

  李玉安回到祖国后,一直隐功埋名,继续为党、为人民无私奉献,始终保持着一位老战士、老共产党员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由于《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通讯被选入中小学教材,影响极大。

  1952年7月,组织上按普通复员残疾军人,安排他到黑龙江省巴彦县兴隆镇粮库当了一名普通工人。1960年,他担任粮库检斤组组长,在这个岗位上一直干到1980年退休。李玉安对工作勤恳,任劳任怨,从复员到退休,16次被评为粮库的先进工作者,多次被评选为粮库优秀党员,还当过县财贸系统的劳动模范。

  1990年2月,李玉安带着残废证和一本编有《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的初中课本找到驻保定的原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八军,公开了他的身份。李玉安活着的消息传开后,立即成为轰动全国的特大新闻。《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黑龙江日报》等各大报纸纷纷发表李玉安的事迹,《人民日报》发表了“无名价更高”的评论文章。1990年7月,中共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联合发出通知,号召全省人民学习李玉安;中共黑龙江省委授予他“无私奉献的好党员”称号;商业部、全国财贸工会授予他“特等劳动模范”称号;民政部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各地民政部门开展向李玉安学习活动。

  1990年10月23日,李玉安应邀参加中国人民友好代表团出访朝鲜,在朝鲜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40周年纪念活动。24日,朝鲜中央人民委员会授予李玉安“一级国旗勋章”。1994年10月,李玉安作为全国英模参加建国45周年国庆观礼。

  1997年1月10日,李玉安逝世于黑龙江省巴彦县。

责任编辑:姜继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