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稀罕事儿
搜 索
齐齐哈尔富裕县教师盛锡军 评书引入课堂把历史讲活了
2019-11-06 14:03:44 来源:生活报  作者:王萌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生活报11月6日讯 “上回书咱们说到——”每当齐齐哈尔富裕县第三中学历史教师盛锡军说出这句开场白,学生们保证都会聚精会神地听他“详细分解”,他们知道,这是盛老师又要开讲评书课的一个信号。盛锡军老师的课被学生们称为评书历史课,学生们说,“上盛老师的课提神儿。”从2011年开始,盛老师正式把评书表演引入课堂,形成了成熟的教学模式,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他带的班级历史成绩提高了十来分,他教的学生毕业了还想回课堂听课。

  自创风格独特的评书历史课

  据富裕县第三中学负责教学的副校长黎曦介绍,盛锡军今年50周岁,是该校有着25年教龄的历史高级教师,县委党校的客座讲师,曾与其他两名教师一起夺得齐市普高联合体高考文综平均分第一的佳绩。盛老师现在带高一年级的历史课,这段时间讲的是近代史,他为配合授课总共设计了《虎门销烟》《火烧圆明园》《南京条约签订》等十来段评书。

  “啪”一声,手拍课桌,没有惊堂木,评书历史课也要正式开讲。“大家一看,这是谁呀?”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林则徐。”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我们四万万同胞,难道就被这些洋鬼子吓倒吗,我们众志成城,我们要抵抗啊!同学们你们说是不是?”学生们又一起回答是。这段盛老师提供的视频显示的是他讲虎门销烟时的课堂场景,短短几句话,就把林则徐的大义凛然表现得淋漓尽致,再加上动作和表情,激发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

  盛老师说,课堂教学是要用叙述的语言讲出来,而讲评书的难度则在于要把历史事实表演出来。比如他讲《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这段史实时,就要用评书的形式把列强侵华颐指气使的狂傲状态和中国人民同仇敌忾的抗争精神表现出来。为此,他要做的功课还真不少,学评书不在话下,还要借鉴京剧、电影和话剧等艺术形式,还要多观看历史纪实片,模仿片中历史人物的表情和动作,最终形成了风格独特的评书历史课。

  课堂气氛火爆学生产生形象思维

  “把评书引入课堂的想法,其实在我参加工作几年后就有了。”盛锡军说,“当时我教了5年初中,历史课在学生中并不太受重视,我就想把他们的兴趣吸引到历史课堂上来。”盛老师说,他最先想到的就是借鉴评书的形式,由最初的几分钟,逐渐增加到现在的十多分钟,约占一堂课的三分之一。

  “看到我表演评书,学生们马上就兴奋起来,我还增加了提问环节,几乎所有学生都举手回答。”盛老师说,评书教学的优势在于能够逼真地把现场还原出来,不仅仅是课堂气氛火爆,学生也产生了形象思维。从2011年开始,盛老师的评书讲课法就固定下来,成为课改教学科研上的新模式。

  课堂评书要把握好尺度

  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想把评书讲好没有那么容易。现在在网上搜索“草根评书第一人”,就能找到三百余段盛锡军的评书视频,这都是他平时磨练技艺的作品。说起评书艺术,盛锡军如数家珍,像单田芳、袁阔成、刘兰芳、陈清远等这些名家的评书,他小时候都在收音机里听到过,当老师后他又细研究他们的作品,这些评书名家都可以算做盛锡军没见过面的师傅。

  盛老师说,别人备课只要围绕着教学和课本,而他还要对人物的动作、表情还有语言仔细研究和预演一番,所以,他备课的时间比别人多一倍。他告诉记者,背景故事的介绍,是适合评书教学发挥的部分,比如他最为擅长的《地道战》《地雷战》《太平天国》等课堂评书名段,都是结合背景介绍完成的,“课堂评书要把握好与教学活动结合的尺度,与真正的评书艺术有本质上的区别,虽然形式创新,但是史实不能创新,也不能渲染,要保证绝对的准确。”

  学生还想回课堂听评书

  据盛老师介绍,采用评书教学之后,学生们学历史的兴趣提高了,班级的历史平均分也提高了,与同类的普通高中比,平均分高出十多分。据盛老师曾经的学生王羽喆介绍,2003年至2007年他上过盛老师的课,从那时起就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考考上了哈师大,也学历史,现在是依安县实验中学的历史老师,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回课堂再听一次盛老师的课。

  富裕三中一年八班的张晓宇(化名)说,“盛老师的课比较特别,我们喜欢听,他的评书能把我们带进历史场景中,不用死记硬背就能留下深刻记忆。”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