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21日讯(刘加明 记者 陈显春) “帮我们修路、建文化广场、通自来水、修房,秋收来帮忙,刚下雪就上门了解情况,帮助我们解决困难,你们扶贫工作队真是‘驻’进了我们的心坎里了!”庆安县勤劳镇勤兴村贫困户肖会有,握着庆安县卫健局宣传股长、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将臣的手连声称谢。
除将臣外,工作队另外两名队员戚云平、周长文分别是来自县房产处和县自来水公司的干部。工作队驻村以来,访民情、谋增收,坚持扶贫扶智双管齐下,群众脱贫意愿大大提升,绘就了一幅人人争先、乡村振兴的崭新画卷。
走进驻村工作队的驻地,一幅细致的“勤兴脱贫攻坚作战图”映入眼帘,每一个贫困户的情况都一目了然。该图将贫困户的家庭位置在地图上标点定位,并与贫困户基本信息、致贫原因、享受政策、脱贫规划等进行关联。
“精准扶贫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综合性强的工作,底数清才能明确靶向,靶向明方能用力精准,用‘绣花’精神做精做细基础工作,因地制宜、逐人逐策地制定发展规划及攻坚方案,是我们如期完成全村顺利脱贫攻坚的基础。”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将臣说。
2017年6月工作队进驻勤兴村的第一件事,就是入户访民情、寻民意,全面掌握脱贫攻坚工作的基本状况、工作重点、存在问题,准确掌握每个贫困户的实际情况,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工作队利用两个月的时间,对全村建档立卡81户162人逐一深入走访,将贫困人口信息、健康、住房等基本情况以文本表格等形式进行了归档整理,每到一户,工作队根据家庭实际情况,耐心细致地为贫困群众宣传党的最新扶贫政策,使贫困户熟悉了解一系列扶贫好政策,进一步坚定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建档立卡贫困户刘井财说:“工作队搭桥让我到镇上的食用菌基地打工,在农闲时节既挣钱了还能照顾家里有病的妻子。”
制定“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有针对性地推动精准扶贫,让精准脱贫落地生根。工作队把提高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当作首要任务来抓,协助村支部书记抓班子、带队伍,落实“三会一课”、“4+N”支部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脱贫攻坚内生动力。制定了《勤兴村精准扶贫实施方案》,确立了贫困户主导产业,填写发放了贫困户登记表、扶贫手册,制定了贫困户脱贫计划,真正做到“有卡有簿,有册有档”,对贫困人口,贫困家庭实行信息化管理。通过分析致贫原因,对扶贫对象逐户确立帮扶项目,建立脱贫计划明白卡、台账,明确帮扶单位、责任人。具体采取扶贫项目拉动合作社捆绑发展,就近务工等扶贫模式,集中力气予以扶持。着力推动贫困户的经济和产业健康发展起来,进一步把减贫目标和脱贫时间细化。
通过加强管理、强化培训、开拓市场,由村里组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利用农闲期间到镇内两个食用菌基地、砖厂等用工单位及县内建筑工地务工,人均月收入达到4000元左右;通过扭转土地方式,为30户贫困户持续增收;协调当地企业,就地吸纳15名建档立卡人员就业,平均年收入达到了1万元以上,实现村内贫困群众“打工不再往外走、足不出村能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