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26日讯 自主题教育工作开展以来,集贤县精心谋划、精准发力,以整改落实为突破口,从群众关心的热点难题改起、做起,用整改落实成果检验主题教育实效。
破解“做”的不足,在推进落实上下功夫。县委召开主题教育专题整改落实会议,建立“一台账三清单”工作制度,确定专项整治任务8个方面54项,制定专项整治方案11个,通过县委促、党委推、群众督等方式,完成“两不愁、三保障”、“四零”服务承诺、“解决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孩子辍学”等专项整治任务,并在全县进行公布,接收群众监督。同时,县委坚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改起,开展机关党员公开承诺、农村党员包街对户、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两新”党员红色引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组织党员参加环境治理、扶贫助学、扶老助残、义诊、义工等志愿服务540余次,为身边群众办实事办好事6000余件,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
明确“干”的要求,在优化流程上出实招。县委将提高服务效能、优化办事流程摆上重要议程,创新审批方式,重塑办事流程、重设办理窗口、重置审批环节,全面提高政务服务效能。针对办事流程不简化、审批权限过长、一件事跑多次等问题,实行线上审批,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开通网络审批平台,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80%。实行线下增容,便民服务中心在原有176项政务事项的基础上增加至285项,综合窗口受理率达到90%;城区7个社区增加了29项政务服务事项,16项政务服务事项向乡镇窗口单位延伸;加快二九一农场行政职能接收,将12家单位、112项政务服务事项下放到新成立的便民服务中心。目前,不动产证办理由10个工作日压缩到了3个工作日;公共场所卫生许可新申请、延续由法定的10个工作日办结压缩到3个工作日办结,公共卫生许可补发和注销都缩减为1个工作日。
加大“改”的力度,在解决难点上求实效。针对群众反映夜间出行难的问题,开展“亮心”工程,改造小区单元门灯300个,新增照明设施222盏,修复照明设施199盏,极大方便了群众夜间出行。针对群众反映饮水、住房等问题,实施七星街地下排水管线改造疏通工程,解决遇强降雨路面积水严重的问题;实施向福家园1号楼烂尾楼续建主体工程,解决75户棚户区改造拆迁户回迁问题;正在实施的建工小区自来水改造工程,将解决1000余户居民吃水难题。针对群众反映人居环境、老旧小区改造等问题,完成城区11座旱厕改水冲式厕所工程,解决了旱厕影响人居环境问题。启动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将重点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18个小区楼顶漏雨、外墙脱落、供排水不畅等问题,让群众真正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
突出“常”的目标,在建章立制上做文章。县委坚持在源头上杜绝问题,通过建立、完善、精简一批制度,构建刚性约束的制度体系。结合推动高质量发展,制定了《关于贯彻“八字方针”加快转型升级深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集贤县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集贤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考核办法》等一批务实管用的制度,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年轻干部培养、人居环境整治等多角度订制推动集贤高质量发展制度体系。结合优化发展环境,在原有制度基础上,制定了《集贤县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工作实施方案》《集贤县推进“办事不求人”工作的实施方案》等一批制度,进一步完善服务流程、转变工作作风,逐步建立起亲清的政商关系。结合基层减负减压工作,精简了一批文件、会议和检查,严格控制发文数量、会议时间和检查泛滥的问题。以县委办为例,下发文件131份,同比下降52.7%;召开会议56次,占全年可召开总量的53.8%;督查事项14项,同比下降5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