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11日讯(记者 王春颖)为响应黑龙江省卫健委、省直机关工委和省总工会联合发出的《关于紧急启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团体无偿献血工作的通知》,中共黑龙江省委网信办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第一时间制定了《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省委网信办及直属事业单位参加无偿献血工作的方案》,广大党员积极响应,党员领导干部充分发挥表率作用,普通职工也纷纷响应,报名人数达39人。


3月11日8时,网信办及直属单位的党员干部就迫不及待地等候在省委网信办办公楼前厅,逐一填表,等候献血。省血液中心派出的献血车及医护人员一到,办机关党委初步筛选的27名青年党员干部就按照要求依次走上献血车进行交表、登记、测血压、采集血样、等待检测,秩序井然。为帮助献血同志快速恢复体力,办机关党委和秘书处提前准备了热糖水、巧克力、牛奶等营养品发给大家,传递组织关怀,感谢同志们的无私奉献。

省委网信办网络技术处的王丛博是此次献血队伍中年龄最小的,是一名标准的“90后”,也是第一批步上献血车的党员干部。由于在献血前一天刚值完夜班,没有休息好,他的血压略高,当被告知不符合献血条件时,王丛博主动申请自己原地休息一下,然后再次测量血压。他说自己特别珍惜这次献血的机会,提前半个月就报了名,网络技术处一共5人都报了名,唯有自己报名成功,特别想为抗击疫情多做一些贡献。
在这支平均年龄只有35岁的献血队伍中,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献血,网络空间研究中心的耿瑞就是其中之一。在得知自己获得献血资格的时候,看到排在他前面的同事王智献血400毫升,他兴奋地问到:“终于到我了,医生我最多能捐献多少?”“首次献血最多只能捐献200毫升”。他听后有点沮丧,告诉记者,为了今早的献血,他特别注意了早餐的清淡饮食。他说:“我无法像一线医护人员那样为国效力、为民分忧,但是在后方献血是我力所能及的,没关系,下次献血我还来!”
拿到红色的献血证和感谢状,省网络空间研究中心的姜天一按照医生叮嘱平躺在献血车的座椅上。医生告诉记者,姜天一有晕血症,抽取血液刚开始就出现了头晕盗汗的症状。但是姜天一却笑着安慰医生说:“我的症状并不严重,这是我第一次献血,能为人民群众、为抗击疫情做贡献,我很欣慰,我没事。”抽血完毕,医生叮嘱他手臂抽血部位次日会出现淤青,略有痛感,他却说:“疼我不怕,因为心是有力量的,是温暖的。”
当天省委网信办27人参加献血活动,14人献血成功,共捐献3000毫升血浆。其他参加献血活动的党员干部也纷纷表示,能在这个特殊时期参与献血,为抗击疫情贡献一份绵薄之力,这是“忠诚、专业、奉献、担当”的网信精神的体现和网信铁军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党员的光荣使命。
在严峻的疫情面前,义务献血需要爱心与奉献,更需要勇气和担当。这3000毫升鲜红的血液,凝聚着网信人的爱心与担当。当鲜红的血浆缓缓注入血袋时,人们可能不会知道,疫情发生以来,省委网信办作为省防疫指挥部成员单位,许多同志始终奋战在防疫一线已经连续高强度工作了一个多月,有的党员献血的前一天还在值班值守,有的党员献血后马上又要投入紧张忙碌的工作,他们用热血驱散疫情的寒冬、用担当诠释忠诚的力量,用实际行动彰显网信人过硬的政治素质和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