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搜 索
青年教师如何缓解工作焦虑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提出认知疗法
2020-03-25 20:20:31 来源:东北网  作者:姜姗姗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3月25日讯(记者 姜姗姗)疫情防控期间,一些高校青年教师和辅导员工作压力过大,长时间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强迫思维与强迫行为时有表现。25日,黑龙江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成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英云发文,提出了认知疗法。

黑龙江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成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英云。

  陈英云建议教师和辅导员们,当发生了一件事情,个体对这件事情的不同看法会引发相应的情绪体验。如果把这件事情判定为坏的、不好的,个体就会感到焦虑,并且衍生出焦虑症状。如果能够看到这件事情积极有利的一面,个体就会感到轻松、愉悦,相应的行为表现也会恢复正常。

  可以利用身体放松法,让自己轻松起来过于紧张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大脑会进入强迫思维与强迫行为的死循环,可以利用身体放松法——运动,让身体活跃起来,刺激大脑分泌“愉快素”,俯卧撑、仰卧起坐、原地快跑,大汗淋漓的你,会变得格外轻松。

  发现自己有强迫思维倾向时,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不要让已经布置的工作,反反复复的去多次强调,以致影响到你的日常生活,任期发展,达到无法控制,慢慢会引发焦虑,影响学习工作及生活起居。发现自己有强迫行为时,要正向思维,认识自己是由于突发的疫情,责任加重,担心工作出现闪失导致的,要逐渐适应突变,正确认识这种必然的压力,学会承受压力,才能在新的工作模式中变得游刃有余。

  自信是克服压力之下强迫思维与强迫行为的必要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对自己没有信心,遇事习惯夸大困难的程度和失败的可能性,便容易产生这种心理。因此,年轻教师和辅导员要加强自我心理调适,增强自信心,这样,压力之下的强迫思维与强迫行为程度就会慢慢降低。自我调节的方式很多,比如转移注意力,不是工作时间,或者完成了工作任务后,听听音乐,闭目冥想,按摩放松,冲个热水澡,保证充足的睡眠等,都能起到自我疏导和自我放松的作用。

责任编辑:王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