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搜 索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曾经“心虚气短”,如今“牛气冲天”——“足迹·决战脱贫攻坚龙江答卷”
2020-08-02 12:28:00 来源:东北网  作者:霍枭涵 王明菲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8月2日讯(记者 霍枭涵 王明菲)清扫圈舍、割草、拌料、饮水……当记者走进汤原县太平川乡旭日村宋新功家的牛棚时,身材不高、略显削瘦的宋新功正和平日里一样在精心照料着他的宝贝们。此起彼伏的“哞哞”声,似乎是唱给我们的“欢迎曲”。

  正是棚中的这17头牛,为宋新功打开贫困之“锁”送上了闪光“金钥匙”。

宋新功的养牛棚

  “刚开始被定为贫困户的那阵儿,心里真不好受,不过也实在是没办法,这些年家里事儿多,我生病还欠下不少外债,一直住着土房,老婆孩子跟着吃了不少苦……”2013年底,宋新功因病被确认为贫困户时,一度情绪低落,感觉在村里抬不起头来。

  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民,宋新功虽然文化水平不高,其实挺能吃苦,上山打过柴,外出做过小买卖,干起农活来也是一副好把式。按乡亲的话来说,就是“点儿不好”。了解了宋新功的情况后,旭日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队长宋克奇急在心里,多次到宋家走访,并鼓励他说“你年轻,今后的日子还长着呢,我们一起想办法,找找致富的好门路!”

  2017年11月,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宋新功用拿到的5万元贷款并自筹部分资金买了11头牛饲养。为支持他搞养殖,村里帮助协调危房改造款。村西边的三间砖房,后院场地宽阔,养牛正好合适,村里帮他进行置换。

  投入这么多,让宋新功压力山大。为照顾好着这11头宝贝牛,2018年,宋新功专门去内蒙古科尔沁肉牛养殖协会学了一个月的肉牛饲养技术,取得技术员资格;回来后,他又买了不少书,一边养牛一边学习饲养技艺。“通过学习我掌握了配种技术,还花了1万元买了B超设备,学会了给牛看病。”宋新功自豪地说。

  这一年年末,宋新功的养牛场出栏了4头牛,净赚了6万块钱,这让他和爱人坚定了养牛致富的信心。

  经过两年的经验积攒,宋新功渐渐在村里有了名气,陆续开始有贫困户和村民开始跟着他养牛,饲养过程中有什么问题都会向他请教。宋新功每次都是毫无保留地义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成了村里的养牛“明白人”。

养牛户电话咨询宋新功

  在宋新功的影响和带动下,贫困户张海峰也“牛刀小试”养了五头牛,每头牛收入可达一万元。从技术指导到饲料喂养,再到接种疫苗,没少找宋新功帮忙。宋新功说,目前全村已经有12家养牛户,经过科学改良,普遍成活率高,长得快,花色好,卖上了好价钱。

  眼下,宋新功家牛棚里的牛已经增加到17头,一举甩掉了“穷帽子”。富了,腰杆挺直了,曾经“心虚气短”的他,如今“牛气冲天”,整个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我能有今天这好日子,多亏了组织上的扶持,所以我要有感恩之心,尽力来帮帮乡亲们,大家一起致富!”宋新功朴实地说。

责任编辑:王傲

【专题】足迹·决战脱贫攻坚龙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