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全国高级法院院长座谈会上,为鼓励先进、激励队伍,深入推动全国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对全国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先进单位予以通报表扬。
集贤县人民法院
黑河市爱辉区人民法院
肇东市人民法院等法院
被点名表扬

这3家法院的一站式多元解纷
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
究竟有何不同?
又有哪些好做法值得借鉴?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
一一揭秘!
集贤县人民法院


集贤县法院努力打造标准化、便民化、立体化诉讼服务中心,加快推进智慧法院建设,不断推进诉讼服务中心的提档升级,改建、扩建诉讼服务中心,整合诉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网、12368诉讼服务热线,打造诉讼服务事项“一站通办”为民服务平台。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打造多元解纷格局,积极搭建诉调对接平台,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等多种资源,为辖区百姓提供更多可选择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方式。


努力争取政府支持,筑就诉外“过滤网”
积极推动政府出台多元解纷财政保障机制,将“万人成讼率”指标纳入到地方平安建设考核范畴;促成县委政法委、法院、司法局联合成立集贤县诉源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构建党委领导、法院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解纷机制,强化源头预防、多元解纷的力度;与营商局建立微信对接平台,与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等16家人民调解组织和部门建立诉调对接机制、实行法官入网格,强化诉调统筹衔接,将定分止争工作前移,努力让纠纷在立案前分流化解。
诉讼服务精细化,全力优化解纷环境
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置立案调解室、人民调解员工作室、法律援助律师值班室、律师调解室,建立线上、线下调解室,配备全高清视频语音、全过程录音录像、全智能软硬件设施,特邀人民调解员、律师入驻法院调解;去掉诉讼服务中心厚重的玻璃,诉讼服务零距离;当事人等候区配备了沙发、报刊、无密WIFI、饮水机、医药箱、老花镜、手机充电站等物品,笔墨纸张等消耗品随用随补,方便群众诉讼。
分调裁审更高效,便民服务多举措
强化诉前调解力量,在诉讼服务中心建立调解速裁团队,强化繁简分流、诉前调解、小额速裁、简案快审等各环节的衔接,促使“分调裁审”高效运行,实现快速解纷。倡导“非接触式诉讼模式”,大力推广诉讼事项“掌上办”,依托法院办公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三网合一”,为当事人提供跨域立案、网上立案、上门立案、预约立案、优先立案等一系列多元化立案方式。
黑河市爱辉区人民法院


黑河市爱辉区法院充分发挥诉讼服务中心“中枢纽带”作用,把除庭审之外所有诉讼事务纳入诉讼服务中心,在机制上创新落实,建立了围绕便民利民、多元解纷、集约高效、共享协作为一体的现代化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不断增强高效解决纠纷能力和优质服务群众水平。为最大限度地实现“定分止争、案结事了”的目标,推进案件繁简分流,组建了7个审判团队,强化各团队间配合,挖掘团队内部“1+1>2”的潜能。


便民利民——实行网上立案,提高群众办事效率
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服务的新期待新要求,加紧推进以诉讼服务中心为主导的立案服务中心、诉调对接多元化解中心、审判辅助事务中心建设。在原立案庭基础上,全面升级改造诉讼服务中心,定位了“诉讼综合、立案登记、执行立案、法庭立案、诉调对接、结算中心、绿色通道、集约送达”8项功能;划分“诉讼引导、休息等候、自助服务、登记立案、信访接待、法律援助、公证送达”7个区域;建立了“诉讼辅导室、诉前调解室、家事冷静室、母婴室、阅卷室、远程视频接访室、律师调解室”7个工作室;制作了诉讼须知、诉讼风险提示书、打官司不求人百问百答等系列便民手册;还配有电脑、打印机、饮水机、老花镜等便民设施。推行服务大厅领导带班值班制度,开展挂牌实名服务,让来访群众真切感受到人性化关怀,拉近法院与人民群众的距离。
多元解纷——组建专业团队,切实解决百姓急难
爱辉区法院以“枫桥经验”的创新发展为依托,以区政法委综治中心建设为统领,特邀调解组织共142个,特邀调解员287名,基层调解员、综治干部、员额法官密切配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发动和依靠群众,做到矛盾不上交、不激化,解决在基层,方便、快捷、低成本的解纷服务,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了矛盾纠纷。将现代科技与司法为民相结合,着眼于“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打造“智慧诉讼服务”。立案登记实现当场立、自助立、网上立、就近立“四立”,电子显示屏不断地滚动公告信息,12368诉讼服务热线八小时工作日人工服务让群众更觉贴心。
集约高效——矛盾繁简分流,提升案件审判质效
组建起速裁团队,配备速裁法官5人,法官助理4人,书记员2人,法官比重达到全院员额法官的17.2%;加快立案、分案速度,构建起立体、动态、分层的“过筛式”分流对接机制,明确“速裁结案达到除法庭团队外民商事案件50%以上”的工作目标。对争议较小的民商事案件进行集中受理、专门办理、一办到底。利用快审、快结的优势,减缓了全院民商事审判的办案压力。
共享协作——破除信息孤岛,加速部门合作进程
集中送达组、执行事务中心、司法鉴定技术室、保全组、团队协调组、系统录入组、导诉等平台的集约管理,进一步规范了案件的统一管理、全程留痕,实现对内一体化、对外一站式的服务功能,促进了审判活动高效进行,方便了法官办案。积极开展公证参与法院司法辅助事务试点工作,与黑河公证处签署了《委托公证参与送达实施办法》;出台了新一轮送达方式改革工作机制,成立了由5名送达员组成的集中送达团队,对含法庭案件在内的全院民事、商事、行政、刑事案件实行集中统一送达。2019年1月份成立了执行事务中心,用少量的执行人员完成团队60%以上执行事务性工作,不仅方便了当事人,还使执行团队能节省出大量时间展开执行财产调查与处置工作,实现执行工作的高效深入开展。
肇东市人民法院


肇东市法院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宗旨,以践行“打官司不求人”承诺为主线,打造便民化、信息化、智能化诉讼服务中心,先后被确定为全省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示范法院、繁简分流工作示范法院,获得省妇联授予的“巾帼先进集体”、省法院授予的“全省法院先进集体”和“全省五星级诉讼服务中心”等光荣称号,有关工作经验多次被《人民法院报》及《人民法治网》等媒体报道。


创设“1+2+N”模式,构建多元解纷工作新格局
依托诉讼服务中心搭建诉调对接平台,与司法局等部门建立了诉调对接工作机制,成立诉调对接中心联合党支部,协调城区调解委员会派专职人民调解员驻院调解,设立律师调解室,构建以城区人民调解为主、行业调解等多种方式结合的调解体系。
坚持集约便民总目标,建设科学高效诉讼服务新体系
将登记立案、财产保全、诉调对接、速裁快审、送达排期等工作集中到诉讼服务中心,组建调解速裁团队,采取“调审一体化”模式,应用案件繁简分流系统加人工识别,实现精准分流,促进简案快审、繁案精审的工作格局。
利用“互联网+”模式,精准运用信息化提供智慧诉讼服务
实现12368一号通办预约立案、阅卷、信访等服务;完善网上办案一网通办,开展网上立案、网上缴费、视频调解、云端庭审、电子送达等线上服务,配备专人限时办理网上诉讼服务事项;推进服务中心一站通办立案、保全、鉴定、送达等审判辅助事项,组建集约送达、保全团队;最高法院涉诉信访信息平台上传准确率100%。
未来
我们会更加努力
为您提供更好的诉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