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8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来到建华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通过接待,法院干警了解到,这位老人的父亲是东北抗联烈士,她的儿子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并英勇负伤。因租赁纠纷,她陪同儿子来法院起诉。

老人的儿子原承租一间厂房进行汽车修理,2018年因去外地就医,将其中一半面积租给彦某使用,租赁期为三年,彦某于每年3月缴纳下年度房租。老人的儿子来法院起诉,索要彦某拖欠的2019年和2020年房租。
开通绿色通道
老人身体虚弱且情绪激动。干警一边安抚老人的情绪,劝慰老人不要着急,一边对该案以涉军维权案件立案登记。干警建议老人可以选择诉前调解,老人没有接受,坚持要法院立案审理。法院依法审核了老人提交的起诉材料,开通了涉军维权“绿色通道”,优先立案、优先移送案件、优先分配案件承办人,并为本案办理了诉讼费缓交手续。

立案后,法院立即向被告送达应诉通知和起诉状。第一次到被告经营场所,未找到被告,法院留置送达。次日,在得知被告回到店里,法院干警再次前往当场送达。被告说了自己的难处:因为疫情长期未营业,现无力支付租金。法院干警向被告讲明法律规定,释明法院调解工作规定,被告彦某同意调解。

随后,承办法官组织双方当事人调解,结合案情释法明理,阐明利害关系……在法官的努力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原告对被告疫情未营业的困难处境给予了理解,主动提出为被告减免2个月租金,被告于8月3日给付原告2万元租金,剩余1万余元租金待钱款凑齐后一并付清。

8月3日,被告彦某如期来到法院,向原告交付了2万元房租款。9月14日,法院干警来到原告住处,将被告彦某交付的剩余房租款1万余元现金交到了原告手中。
9月16日,老人带着一面写有“秉公执法为民解忧”的锦旗来到法院,感谢法院快速帮助自己讨回租金,称赞法院的一站式解纷、拥军维权工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