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体育
搜 索
张虹:为龙江冰雪国际化出一份力
2020-10-13 10:24:23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谢靖 孙秀峰 张澍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张虹在训练。

  黑龙江日报10月13日讯 哈尔滨市道里区的一座高层写字楼里,张虹体育教育专项基金会就设立在这。张虹有了自己的办公地,办公室、会议室、展示区,小有规模。张虹说,未来就扎根黑龙江了!

  记者面前的张虹,比当年的那个运动员多了份成熟和自信,美丽得如一朵绽放的铿锵玫瑰。胸前的彩色奥运五环托起五星红旗的徽标格外醒目。“我就是黑龙江培养的,是吃龙江大米长大的,我现在最想的就是好好把握在国际奥委会的8年任期,运用我的资源,运用我的平台,运用我的能力多为家乡做些事。”

  带着国际化视野扎根龙江

  经过两年多国际体育工作的历练,如今的张虹有了更为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她说,奥运梦想不仅是通过体育比赛来实现,还可以有其它的方式,比如传递奥林匹克精神,通过奥林匹克教育让青少年懂得跌倒了怎样靠自己的努力站起来,怎样建立生活、工作目标,一年、两年、五年,像运动员面对各个赛季一样,一个一个目标去实现。

  说起自己的国际体育组织工作,张虹难掩自信和骄傲,作为国际奥委会委员,在去年,她为2026年冬奥会举办城市投出了自己的一票;对于东京奥运会的延迟举办,如何在特殊时期减少参与人数,如何让运动员安全完赛,如何保证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的参与度和影响力等等,都要有自己的想法并发声。针对北京冬奥会,张虹去年就向组委会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我们赛场如何提高科技含量,如何提供最好的、最有利于运动员出成绩的冰面和场馆;观众席位如何设置来达到最好的观赛体验感;从驻地、乘车、候赛到比赛,如何为运动员提供最好的服务等等。

  如今,张虹已经是位优秀的国际体育工作者,在国际奥委会这个大家庭里有了很多的朋友,用她的话讲,现在国外的朋友比国内还要多。她也从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委员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尤其那些年长的委员,他们一生致力于体育事业,一年中有三百天在天上飞,满世界地跑,一直在时差里,但他们好像不知道疲倦。而他们做的是志愿工作,是无偿的。张虹说,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是cont r ibution(贡献),她也希望像他们一样通过奉献自己的经验、时间、经历,为奥林匹克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在这个过程中,张虹也为自己未来的人生找到了方向和目标。于是,她决定回到家乡,完成自己的另一个奥运梦想。

  运用国际化思维传播龙江

  张虹的思维模式和理念越来越趋于国际化。而她最希望的还是,为黑龙江的国际化,为黑龙江冰雪的国际化出一份力。既然决定留在黑龙江,既然想继续实现奥林匹克梦想,张虹干脆把虹基金成立在了家乡,和虹基金一起扎根黑龙江。

  张虹去年任职了哈尔滨工业大学体育部副教授,尽管这两年一直在外奔波,2019年还在美国做了半年的访问学者,但是,哈工大对她的国际工作特别支持。9月20日虹基金的成立仪式,也被列入哈工大纪念建校一百周年的系列活动。而在虹基金成立4天后,张虹开始了她在哈工大的第一堂冰上课,让哈工大的学子们,近距离感受了一回“奥运冠军级”的课程。

  对于哈工大副教授一职,张虹有很多愿望,她想带着大学生们参加北京冬奥会的志愿者团队;还想让更多的南方学生体验并爱上冰雪运动。这样的话,等这些学生毕业回到自己的家乡,就可以将黑龙江的冰雪文化冰雪体育传播到祖国各地;她想通过体教结合的探索,让运动员在出成绩的同时,也保证学业的完成。为此,她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期间,特别研究了当地体教融合的系统。

  最让张虹兴奋的是,哈工大在去年年底开通了4个速滑名额和4个冰壶项目名额的特招生,未来还将陆续开通其他冰雪项目的特招生。有学校的全方位支持,张虹非常有信心在未来的工作中组建高水准的校队,组织系列的专业赛事。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奥林匹克精神与青年的接轨,传承奥运梦想。

  张虹有想法,也会动些“小心思”,比如这次虹基金的启动仪式有意放在了哈工大滑冰馆进行,她想让更多的人知道,这里有一块国际级的场馆。她希望自己能通过这块冰场,承办更多的落地比赛,让更多的人感受冰雪的魅力,让更多的青少年,走上冰雪运动的道路。同时,她还有个“宏伟的计划”——以这块冰场为核心,为冰雪运动培养更多的教练员,从百名开始,再培养发展更多的人,最终让我国拥有千名甚至万名冰雪运动教练大军,让冰雪运动在全国开花。

  张虹还想做体育扶贫,帮助贫困区县的孩子们,通过体育获得支持和帮助。张虹还想在北京冬奥会期间向世界展示冰雪大世界。张虹还想让更多的国际同事来黑龙江看看……

  张虹归来,未来可期。

责任编辑: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