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五个环节推进网上关工委建设
哈尔滨市道里区关工委
2020年9月
哈尔滨市道里区关工委近几年来,在推进网上关工委建设工作中我们一直注重抓好五个环节,收到了明显成效。
一、抓认识,克服认识不足和畏难情绪,努力增强推进网上关工委建设的自觉性、自信心
推进网上关工委建设,首先遇到的是思想障碍问题。一些人对网上关工委建设意义认识不足,认为关工组织大多是退休人员,能够借助网络收发信息就已经很不错了,对推进网上关工委建设信心不足;还有一些老同志在网络操作方面存在畏难情绪。这类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开展此项工作的自觉性、自信心。为此,我们首先有针对性地引导大家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一)推进网上关工委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而不是一种过高要求。我们多次利用月例会时间组织基层关工委驻会主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思想及相关论述,学习国家“十三五”规划、国务院《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学习中大家共同认识到,随着互联网、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和广泛运用,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的信息传递速度都在不断加快,整个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都在不断提速;从本区情况看,无论是行政工作还是党群工作,信息交流大多都已在网上进行。这些情况表明,推进网上关工委建设已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大势所趋,再耽搁下去就会影响整个关心下一代工作大局。
(二)推进网上关工委建设可以利用本地区所有网络资源借势而上,不需要一切另起炉灶。目前全区设有一个中心网站——道里区人民政府网站,依托中心网站设有关心下一代工作网、道里教育资源网等若干个二级网站(不单设机房)。近年来,随着网络不断发展和智能手机日益普及,从区委、区政府各职能部门到各个街镇、社区(村)以及各中小学校,都相继建立了微信群、电子邮箱,部分单位还建立了QQ群、博客和微信公众号。这些网络资源在推进网上关工委建设过程中完全可以利用。
(三)推进网上关工委工作模式可以从基层实际情况出发自主选择,不需要“一刀切”。从本区情况看,区关工委设专职人员5人(退休4,在职1),有专用办公室、电脑和专用经费;街镇关工委设专职1人(退休),有专用经费,办公室和电脑多半与其它单位合用;社区(村)的关工委未设专职人员,具体工作由一名副职兼做,但社区干部大多比较年轻,在使用网络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上述情况表明,在基层推进网上关工委建设存在“两头强中间弱”的问题,即区级和社区这两头较强,中间环节——街镇关工委力量较弱。教育系统的情况也很相似,区级和学校这两头较强,中间环节——教育局关工委(退休2人)较弱。由此可见,区关工委在推进网上关工委建设过程中,应有意识地采用区街联动方式,以多种形式带动、帮助街镇、教育关工委的工作。
二、抓硬件,建立“一网五群+3”工作模式,完善相关工作制度
(一)一网:完善区关工委网站功能设置,使之成为网上关工委建设综合平台和数据库。本区关工委网站建于2012年,首页分为当前工作板块(以图片、简报方式反映全区当前工作情况)和工作资料板块。从2019年起,又新增一个品牌互动板块,设立十小明星、爱心传递、法治园地、百姓舞台、剪报沙龙、心灵驿站等六个品牌栏目。在建立数据库方面,为了便于梳理和查询,划分为政府文件法规、上三级关工委文件、相关部门工作资料和关工组织资料等四个类别。八年来,网站先后刊发简报120余期,刊发图片1500余张,刊发各种文件、法规330余篇,各种宣传文稿600余篇,各种集体、个人经验材料300余份,总计入网资料达500余万字。
(二)五群:设立QQ群、公众号.微信工作群、微信学习群和微信交流群。实践表明,QQ群和微信群的群员人数都不宜过多,群员过多就会导致内容分散,关注度减弱。由于手机屏幕小,内容过多过杂也会影响信息的有效利用。我们的应对措施就是逐级建群、分类建群。
一是建立区关工委QQ群,群员含区关工委和各街镇、教育局关工委全体人员。鉴于QQ群具有群发功能,主要利用它下发工作文件、文字较长的经验材料及各种图表;要求各街镇在相对固定的电脑上接收信息,及时在电脑上设立文件夹保存。
二是建立区关工委公众号。公众号的特点是容量大(可容纳5000人)、覆盖面宽,“单向发布信息”(我发你看),群员不仅包含街镇关工组织人员,还包括各个社区(村)、中小学校等基层单位负责人及部分五老骨干;主要用于办网络简报。
三是建立区微信工作群,群员含各街镇、教育局关工委驻会主任。鉴于微信群的特点是传输图文、声音、视频快捷,互动方式简便,主要用于下发日常工作通知(以及安排需要马上落实的其它事项)和相关信息互动,不得插入其它信息。
四是建立区微信学习群,群员除基层关工组织人员外,还包括部分五老骨干和学校教师。学习群设置新知识简介、好作品推荐等栏目,现已编发党史、国史、时事政策、青少年教育等方面小资料247期,约15万字。 五是建立区微信交流群,群员包括区、街、学校关工组织人员和部分五老骨干,主要为大家提供交流思想、讨论问题的平台。
实践证明,实施逐级分类设群,收发信息的双方很容易找到契合点,也有利于节省查询时间。
(三)+3:即加上个人微信、电子邮箱、手机短信等3种方式。个人微信:有很多信息通过个人微信沟通即可,不需要在“群”里进行,所以需要建立个人微信。电子邮箱:其特点是接收方输入密码方可打开收信页面阅读、下载信息,主要用于街镇关工委向区关工委反馈工作信息。同时,也有利于及时发现漏报单位(邮箱页面可同时显示若干个发来电子邮件的单位名称),以便及时督办。手机短信:人们在日常工作中为了节省流量手机不会总是处于在线状态,有时因电量不足也会关机,遇此类情况即可采用发短信方式,待机主打开手机时就会看到接收短信的信号及时查阅。
(四)完善工作制度。包括:——组建网络信息编委会。主任、副主任由区关工委主任、常务副主任兼任,另有一名副主任兼任五个群的群主,办公室主任(在职人员)兼任网站站长,在编委会内设编辑部,聘请擅长文字、拍照、制作视频的“五老”做编辑。——建立审稿制度。编委会主任负责对上网进群的重要资料把关,副主任负责对一般上网进群的资料把关,网站站长和五个群的群主分别负责初审。——建立定时上网制度。全区统一规定:区关工委每天上午10点前登陆区政府网站和上三级关工委网站、微信群,各街镇和教育局关工委每天上午10点前登陆区关工委网站和微信工作群(查看学习群、交流群可另安排时间)。——建立网络链接。为了扩大基层关工组织对外联系通道,我们在网站首页下方设立了链接区域,链接了上三级关工委网站和部分省内外网站,总计25个。2017年区关工委与哈尔滨新闻网联合开展“网评十佳小明星活动”,借助新闻网的阵地,将当年评出的百名十小明星作为候选人连同其事迹一并发布,倡导区内外居民关注并投推荐票(一部手机只能投票一次),最终有19万余人参加投票,扩大了争做十小明星活动的影响。
三、抓培训,努力使基层关工组织人员和五老骨干掌握“六会”基本功
近年来电脑、互联网的发展非常之快,以致于没等老同志熟悉电脑的基本功能,手机、网络就出现了;没等老同志熟悉手机、网络的基本功能,集手机、网络于一体的智能手机又出现了。当下,社会上有关电脑、网络的书籍很多,但大部分只适合年轻人阅读。有鉴于此,我们针对老同志的特点,本着“先学电脑、再学网络”的思路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编写了“六会”基本功资料,倡导65岁以下基层关工组织人员自行学习。内容包括:1、会使用电脑、手机查询、打字,2、会使用手机拍照、录音、录像、截屏,3、会使用手机收发短信、会在电脑上收发电子邮件,4、会在电脑、手机上利用QQ群、微信群收发信息,5、会使用手机登录、浏览公众号,上传信息,6、会使用电脑、手机编辑有关资料并将手机和电脑上的图文资料相互转换。,日常工作中,我们会采用集中培训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帮助老同志补“短板”。
(一)集中培训,主要利用工作例会进行。如2019年3月,我们在驻会主任月例会和各中小学校德育副校长、德育主任培训会上,结合传达贯彻省关工委《关于全面深入建设网上关工委的指导意见》,进行“六会”基本功培训,并下发了“六会”基本功培训资料。
(二)个别指导,主要在平时工作中进行。有些老同志年纪大,记忆力弱,学电脑、学上网单靠一两次集中培训远远不够,还需要经常给予个别指导。区关工委副主任孙玉荣和办公室主任杨迪都属于“网络高手”,在平时工作中经常针对一些老同志使用电脑、网络遇到的具体问题给予个别指导。截至目前,全区各街镇和教育局关工委32名专职人员中,有24人已全部掌握“六会”,占总数75%。其余的也能够基本适应网络工作要求。
(三)鼓励自信。经常利用各种机会向老同志讲“人争一口气”的道理:你不懂电脑、网络,就会被年轻人甚至家中的晚辈轻视,就会影响个人能力的发挥。相反,学懂了电脑、网络,既有利于实现“老有所为”,生活中也会增加很多新的乐趣。同时运用多种方式宣传身边典型,激发老同志增强自信心。
四、抓指导,指导基层关工组织建立微信群,注重发挥群的作用
(一)指导基层建群。为便于开展工作,要求各街镇关工委分别建立三个微信群,即工作群(发布工作任务)、学习群(发布学习材料)、交流群(讨论交流),以促进信息交流分类别有序进行。目前各街镇均已建立三个群,总计69个。部分单位还联建了公众号、QQ群。社区(村)关工委一般通过联建的“社区微信群”开展工作,目前建有微信群187个,另有部分社区建有“党员、五老群”。教育系统目前教育局关工委建有两个群,一个中学群,一个小学群。各中小学校已普遍建立学校和班级两个层面的微信群,学校层面建有160余个,班级层面建有微信群1500余个。
(二)注重发挥典型引路的作用。由于各街镇、社区(村)和各中小学校的关工组织在人员配备、自身素质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开展网上关工委建设很难做到整齐划一。为了便于区、街镇和社区(村)三个层面的网上关工委建设对接,我们注重在不同层面、不同类别的街镇、社区、学校等单位抓试点,通过总结、宣传试点单位的做法引导其它单位借鉴。
在街道(镇)层面,先后总结了工农街道关工委“以街道、社区公众号为基础、抓好街道、社区两级网上关工委建设”的做法和城乡路街道关工委街道与社区联手的做法. 在 社区层面,先后总结了新华街道顾新路社区关工委和尚志街道西十五社区的做法。顾新路社区通过“党员、五老群”和部分“居民组长群”社区五老骨干保持联系。2019年4月,他们结合开展“争做十小明星活动”,通过微信群引导孩子争做社区图书小管理员(管理社区图书)、社区小志愿者(擦社区宣传版、拣社区绿地垃圾、清除楼道小广告等)。目前小志愿者已发展到13人。
在学校层面,我们先后总结了经纬小学、36中、现代职业中学等单位的好做法。如36中由德育副校长直接负责办微信公众号,每天将校园活动图文信息输入公众号,全校教职员工都可随时收看,大家也可以在页面留言(按下留言图标)做各种点评,对中肯的点评,群主会直接输入公众号。在班级层面,总结了欧洲新城经纬小学一年四班的做法,班主任王新在班里先后建了四个群:一是QQ群,群员包括全班学生的父母,主要用于发布学校各项活动的基本要求,每天抓拍一些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精彩瞬间分类入群,让家长们能够及时看到自己孩子的成长进步。二是微信群,涵盖全班学生的父母,主要用于发布全班近期开展的活动情况。三是家长委员会群(小微信群),群里的十几位学生家长经常与老师一同商讨孩子教育事项,讨论比较成熟的内容再发到大微信群里,让大家分享。四是微信公众号,主要反映本班“欧宝宝小义工——雏鹰志愿服务队”的活动情况。班级还建立了博客,设立“美文朗读天地”、“班级活动摘记”等栏目,经常发布学生们的优秀作文。
五、抓融入,积极开展疫情防控网上活动
促进网上关工委建设不断发展的关键,就要使其不断融入疫情防控等各项工作之中。2020年以来,疫情防范工作成为当下工作重心,我们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和中关工委【2020】3号、4号文件精神及省、市关工委的有关要求,在组织引导各级关工组织主动参与群防群治工作中,十分注重发挥网上关工委的作用。今年6月25日,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对我区关工组织参加群防群治工作做出重要批示,批示内容为:你们“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充分发挥关工委同志们的作用,积极参与群防群治工作,创新工作模式,采用多种方式,开展各种抗疫活动,特别是采用图片展示的同志们的实际行动,令人敬佩。祝贺你们在抗击疫情中作出的贡献。最后祝同志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顾秀莲主任的批示传达后,令全区上下受到极大鼓舞。区委书记肖彬第一时间做出批示:要以“国家领导的批示精神为指引,进一步总结经验,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再创辉煌业绩”。上半年,围绕疫情防控工作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
一是努力做好防疫宣传工作。在春节期间、寒假期间,我们利用网站、微信群,积极引导广大五老和青少年正确对待疫情,自觉宅在家里支持抗疫。区关工委举办3次抗疫网上视频集会,网上转发市、区防疫公告18份,转发有关保健常识50余篇,编发五老和青少年参与抗疫先进事迹近百篇。组织各街镇关工委学用“腾讯APP”软件,利用“美篇”软件平台制作防疫美篇13篇,利用“小年糕”平台制作抗疫相册,收到良好宣传效果。
二是安排办公室主任(在职)参加街道检测卡点执勤,前后共三个半月。同时对那些身体条件较好、主动参与社区防疫工作的基层关工组织人员和五老骨干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开展防控工作以来,很多街道关工委驻会主任以及街镇五老骨干,都能够在住地社区自觉参加看门护院、测体温、入户宣传、代买生活用品等抗疫活动。省优秀“五老”抚顺街道关工委主任岳传生,利用身兼社区文化中心主任的优势,疫情期间主动组织老同志们居家创作,编写快板、歌曲、器乐独奏,并录制成小视频发至群里。
三是先后6次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慰问、支援抗疫活动。如5月15日,区关工委联合区文明办等六部门向辖区文明单位、爱心企业倡议防疫期间不忘扶贫,并协调爱心单位出资六万元,向全区100名低保边缘家庭孩子发放救助金,每人600元。全国精神文明报和市电视台、市广播电台给予报道。最近,为落实区委全会要求、响应中国关工委等11个部门关于做好疫情期间关爱工作的号召,在全面排基层有关情况的基础上,区关工委牵头协调哈尔滨市道里区慈善基金会出资120万元,拟联合区妇联、区残联等8个部门共同在在国庆节前向全区2000名弱势群体家庭的孩子发放救助金(每人600元)。
四是开展“小手拉大手,做健康小达人活动”。针对受疫情影响今年的学生寒假时间延长、开学时间推迟等情况,我们结合争做十小明星活动(其中之一为“特长小达人”)引导中小学生争做健康小达人。倡导全体学生做到“三自觉”和“九要”。“三自觉”即:自觉专心上网学习,自觉居家锻炼,自觉学做家务。“九要”即:必要外出要戴口罩;饭前便后要洗净手;每日刷牙要杀毒菌;内外衣服要勤换洗;定期全身要洗好澡;协助家长要勤通风;坚持室内要健身体;新冠病毒要家中防;网络学习要各科优。5月28日,全区集中表彰了30名健康小达人,哈尔滨电视台当晚进行播报。
五是开展“大手拉小手,做疫情防控五老达人活动”。鉴于疫情防控工作转入常态化,区关工委决定从下半年开始,在全区关工组织系统开展“大手拉小手,做疫情防控健康五老达人活动”,并提出了“六带头”基本要求,即:1、带头做到勤洗手,勤通风、少出门,少聚集;在公共场所自觉遵守戴口罩、测体温、一米线、扫健康码等规定。2、带头向子女、亲友、邻居、老同事宣传常态化管控小区六项规定,并在家中落实好相关防范措施。3、带头学会一、两项简便易行、确保身体安全的健身方法。4、带头为住地社区、村屯疫情防控工作办一件实事(如向青少年宣传一次疫情防控常识)。5、带头宣传艰苦奋斗、勤俭持家传统美德,鼓励家人和周边群众正确对待疫情带来的暂时困难,以实际行动自觉为政府分忧。6、带头向组织上(通过电话或微信群)推荐一、两件防疫工作好人好事(含自觉克服生活困难的事例)或推荐一、两名中小学生健康小达人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