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搜 索
发布会直击丨探索“四联”模式 拜泉县破解产业扶贫难题!
2020-10-14 22:08:46 来源:龙视新闻联播公众号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据龙视新闻联播报道 10月14日,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三场——拜泉县专场。齐齐哈尔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拜泉县委书记刘雁冬,拜泉县委副书记、县长荣军围绕“凝心聚力,书写决战脱贫攻坚的拜泉答卷”的主题,介绍拜泉县脱贫攻坚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拜泉县委副书记、县长 荣军

  “四联”模式是拜泉县在脱贫攻坚中围绕产业发展探索建立的一种产业扶贫模式,这种模式着眼于破解扶贫产业的组织形式、分配方式、参与程度等难题,让更多贫困群众参与到扶贫产业链条上,取得了激发内生动力、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密切干群关系、促进产业发展的实际成效。

  “四联”模式,就是支部联合、校企联建、干群联动、利益联结。

  一、“支部联合”

  发挥党组织在产业扶贫上的引领功能,通过村、企业、合作社等不同类型党支部共建扶贫基地联合党支部,以党建引领扶贫产业发展。

  二、“校企联建

  重视科技在产业扶贫上的支撑作用,通过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提升扶贫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以食用菌产业为例,我县与延安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组建了食用菌研发中心,在适应性菌种选育、草腐菌菌包研发、延长产业链条和开拓销售市场等方面进行研发攻关,取得了一批成果,有力助推了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干群联动”

  干部领着群众干,通过贫困群众务工能力清单与产业基地岗位用工清单对接,建立务工排班表,每天由村屯干部负责免费接送,有序组织贫困劳动力到产业基地务工。这个“干群联动”当时也经历了一个过程。起初,有些贫困劳动力不理解、不接受,有的甚至抵触,当时乡村屯干部每天早上五点到村屯接人,几乎没人出来,得挨家劝,很长时间才能凑一车人。经过一段时间,大家看到,到基地务工的贫困劳动力每天都有80元左右的收入,就都纷纷找带工的干部,要求到基地务工。现在,贫困劳动力每天早早就到屯子口等车,急着去务工挣钱了。

  四、“利益联结”

  建立科学规范的分配方式,保证企业、合作社、务工群众等各方面的利益,促进产业基地良性发展。在实践中,我们拿出一部分扶贫产业收益资金,用于基地务工贫困群众的交通补贴和误餐补贴,并根据务工实际,给予差异化奖励,从而进一步激发了贫困劳动力参与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了贫困群众在产业扶贫中增收。

  拜泉县通过探索实施“四联”模式,今年共建设“四联”产业扶贫基地22个,吸纳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5043人,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责任编辑:王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