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齐齐哈尔
搜 索
重营商 强招商 持续加力富民产业快落地——齐齐哈尔市实现农村经济强劲发展
2020-10-28 11:09:36 来源:东北网-齐齐哈尔日报  作者:梁辰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10月28日讯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资金的流动也更加活跃,而招商引资因其灵活的机制和显著的效益,具有可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能力增强、规模增大,优化区域经济资源配置,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促进竞争市场环境发育,传播先进经营管理理念,推动政府职能转换等诸多优势,已成为振兴地方经济的重要形式。

  去冬以来,齐齐哈尔市立足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技术优势,开展了精准招商、定向招商和差异化招商,特别是疫情期间,及时转变招商思路、创新招商方法,从“面对面”招商转向“屏对屏”招商,从“线下”考察转向“云上”签约,在特殊时期,始终保持和呵护招商进度和企业投资热度。统计显示,今年1至8月,全市共与各地客商进行“云签约”项目38个,签约额172.6亿元,这其中,一大批重大农业产业项目相继落地生根。

  今年3月19日,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政府与临沂新程金锣肉制品集团有限公司、临沂山松生物制品有限公司通过网络视频方式签订生猪全产业链及食品加工项目、大豆深加工项目。金锣肉制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郑培清在视频连线时,就特地对齐齐哈尔市及梅里斯达斡尔族区为项目签约落地的各项服务工作表示感谢,并表达了对投资齐齐哈尔市的信心和决心。从中,亦可一窥众多招商企业对齐齐哈尔市积极转变招商思路、以诚招商工作的认可。认可的关键之处,便在于营商环境的打造,在于如何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为进一步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提高项目审批效能,优化企业投资发展环境,推动实体经济加快发展,2019年10月,《齐齐哈尔市工业项目“承诺即开工”及“帮办服务”审批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实施。其中,“承诺即开工”的实质是,相关企业按照政府制定的要求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承诺并进行公告后,即可开工建设,边建设边办理审批事项,在竣工验收前完成所有许可办理。企业可自主选择“承诺制”或“审批制”。同时全面推行协同审批,使项目以最短时间完成审批,实现开工。而“帮办服务”,则是坚持软硬环境两手抓、软硬件一起上,对项目建设跟踪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让作出的承诺一个又一个兑现,真正做到把企业“扶上马、送一程”,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增强了企业的投资信心。

  甘南县牧原农牧有限公司长山乡二场项目,是河南牧原集团现与齐齐哈尔市签订总投资189亿元千万头生猪产业一体化项目中的重要一环。因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施工人员无法及时进场,充分考虑疫情影响因素后,企业只得将开工日期拟定在了5月1日。但超出企业预料的是,疫情期间,甘南县为大项目配套的服务专班人员全马力开动,从电力安装、路网设计,到现场勘探、手续办理等,相关人员无法到场就采取视频连线“云上办”,人员能到场的就在严密防护的同时现场办。贴心、细致的服务,最终令得项目以比企业原计划提前20天顺利开工,生生为企业“抢”回了宝贵的项目建设黄金时段。

  今年的“十一”假期,位于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的金锣肉食品一体化项目建设现场依旧热火朝天,来自山东枣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金锣齐市养殖项目的总指挥秦东表示,自项目6月20日集中开工以来,当地服务专班便为他们协调解决了各类难题,全力保障项目年底前顺利完工。据了解,梅里斯达斡尔族区今年在项目服务保障工作中,从项目落地开工到建成投产,实行一名区级领导,设立一名首席服务员,组建一个项目服务专班,形成一套专门服务方案的“四个一”服务机制,打造“随叫随到,哪儿用哪儿到,不叫不到,服务周到”的“四到”模式,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建立一企一户的工作台账,充分发挥首席服务员职能作用,从项目一落地开始及时对接,全程跟踪项目进度,及时解决各类问题和困难。

  精诚所至,通过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齐齐哈尔市不仅赢得了众多企业在政府效率和服务意识方面的褒奖,同时也极大地加速了相关产业项目的落地,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血脉。市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投资项目促进监督负责人孙彤介绍,“承诺即开工”极大的优化了齐齐哈尔市“北方施工工期短”的难题,用创新举措为企业提供了投资兴业的便捷之举。而截至9月15日的统计显示,今年齐齐哈尔市各县(市)区共成立服务专班185个,配备首席服务员181人,为企业进行领办、代办、帮办服务504次,集中会办252次,为企业解困432个,进一步拉动了全市农业农村投资的快速增长。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