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5日讯 10月23日,大庆日报以《商贩少了,价格高了,小份菜火了》为题,报道了今年大庆市秋菜市场的变化。
那么,今年秋菜的价格为啥上涨,菜农的菜都卖完了、冬天吃的蔬菜从哪儿来,大庆的地产秋菜受没受灾、供不供得上市民冬日的餐桌?针对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林甸县宏伟乡宏伟村窖储的大白菜。

小众秋菜今年很受追捧。

小三轮车送货到家。
今年菜价为啥上涨?
地里积水,亩产量略低;南方受灾严重,到北方地头儿抢菜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庆市目前的秋菜供应体制,一切按市场需求而定。政府对秋菜上市实行的是购销渠道放开、价格放开、优质优价的原则,按照市场调节进行价格管理。也就是说,秋菜的价格是市场调节的。
关于今年秋菜价格偏高的原因,菜农孟凡生这样说:“今年雨水大,地里总不干,苗就不爱长。我家3亩多白菜地,往年能起3万斤,今年只有两万斤。产量少了,价格自然高。”
李亚杰家里有14亩白菜地、六七亩葱地。“地里水大,大葱薅不出来。去年一亩地能产六七千斤葱,今年每亩少一两千斤。要去上货的话,那大葱赶着拉赶着涨价。”
“今年秋菜的种植面积也没有往年多,尤其是南方,更缺。南方如果不涝,咱的菜也不是这个价儿。”菜农李子祥告诉记者,“南方开大挂车到咱们地头儿,白菜从土里薅出来,黄叶子摘了,砍了根就能直接装车,根本不用细拾掇,4毛钱轻松卖。去年,地头儿批发价才3毛。”
李子祥很是后悔,没有在地里就把菜卖了:“我家7亩地呢,正好够南方一个大挂车的量,人家给0.48元/斤,我没卖,折腾到大庆市里,还得把老菜帮子摘干净,也就卖六七毛钱。”
“如果笃定了过几天还会涨价,为啥不压两天再出手呢?”记者问。
“我们整不过来,苞米还没掰呢。再说这么多菜,也不是一天就能卖出去的。再等十天,万一上冻了,地里搁不了了,咋整?”孟凡生说。
地产秋菜产量如何?
单产虽略有下降,但种植面积多了两万亩,总产量高于去年
据悉,大庆市今年秋菜的种植面积近20万亩,且部分秋菜采用的是套种和复种复收模式,比如在蒜地套种白菜、在西瓜地复种萝卜和芥菜等,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经初步统计,今年大庆市秋菜总产量可突破70万吨。
9月秋菜进入快速增长期,却接连迎来了3场台风。
“咱大庆的菜地,都是农户手里最好的地。地里有水井,旱可浇、涝可排。”市农业农村局事业发展中心绿色食品发展服务站站长郝清元说,大同、林甸水下得慢一些,但杜尔伯特、肇州的影响不大。
为了将台风、暴雨对大庆市蔬菜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市农业农村局下达多个紧急通知,各县区农业部门组织乡镇蔬菜生产相关人员,在台风到来之前,提醒农民做好防灾准备、组织农户展开蔬菜生产棚室排查;雨中,密切关注雨情、灾情及天气变化,安排专人及时报送农户的受灾情况;雨后,第一时间雇大型机械挖排水沟,将提前准备好的发电机组、水泵、水龙带送到田间地头,帮助农户排水,消防车也去帮忙强排。
“从蔬菜本身来说,因为土壤含水量高,从地里往出起的时候,有些费劲。但种植大户没受灾,产量就有保证。”郝清元告诉记者,虽然今年雨水大,单产略有下降,但秋菜种植面积比去年多了两万亩,而且因为提前预警及时,灾后处置得当,总产量是高于去年的。在黑龙江全省冬季地产鲜菜产量里,大庆秋菜始终能占到一半以上。
大庆秋菜能自给自足吗?
市民就是不存秋菜,随吃随买,地产秋菜也供得上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庆的秋菜一部分外运,一部分自销,一部分冬储,比例大致为1:1:1。
10年前,大庆市平均每人每年所需的秋菜总量约120斤左右,而现在,因为地产蔬菜的品种越来越多,秋菜需求量大幅下滑,也就六七十斤了。除了土豆、大葱、白菜、萝卜“老四样”以外,大庆市的秋菜还有大头菜、菜花、胡萝卜、苤蓝、芥菜、雪里蕻等20多个品种。品种多了,“老四样”的种植面积自然有所下调。
郝清元给记者算了这么一笔账:如果按人头算,假设每人需要70斤秋菜,300万人口,一共需要10万多吨。“咱们总产量70万吨,远超过市民的需求量。”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大庆近郊的大部分菜农会将秋菜分成两批出售,“先头部队”主要保证秋菜市场的供应,后者则将秋菜储藏在自家的菜窖中,等到冬天再“上市”。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菜农储菜时间越长,价格越高,到春节时,菜价一般是秋菜价格的几倍。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大庆市秋菜窖储量至少在5万吨以上。林甸县宏伟乡是大庆市最大的秋菜窖储基地,全乡有100多个菜窖。仅宏伟村,就能向市场输送窖储蔬菜1万多吨,再加上地产鲜菜,市民就是不存秋菜,现吃现买,地产菜也完全供得上。
“很多市民愿意吃地产菜,主要是因为口感好。集中窖储的蔬菜,大菜窖内具备通风的气孔,还可以调节气温,有的甚至还具备制冷功能,菜的水分、营养损失极小,比居民分户存储好得多。”郝清元认为,正因为有了农村的储菜基地,市民才逐渐告别囤积秋菜的生活。它不但为百姓提供了便利,对丰富冬季菜篮子、稳定物价也起到了杠杆调节作用。
政府如何稳产保供?
提高温室产能、畅通产销渠道,确保群众“菜篮子”优质丰富
据悉,市民每天消耗的菜量为800至1100吨。每年12月到次年3月末是大庆市全年蔬菜产量最低的时候,地产鲜菜和窖储菜每天供应市场的总量为200至300吨,本地蔬菜供应占比40%左右。4月份开始逐渐增长,5月份可以满足自给,6月到10月,菜量开始成倍增长,不但可以满足本地市场,部分果菜品种还能“北菜南销”。
郝清元表示,为确保大庆市蔬菜产品市场供应和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大庆市主要从提高温室产能、做好冷棚生产、畅通产销渠道几方面入手,无论发生什么突发状况,都能保证为商店和超市供应新鲜绿色的优质蔬菜,丰富群众的“菜篮子”。
年初,疫情袭来,市农业农村局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期蔬菜生产指导工作的通知》,绿色食品发展服务站从大年初五开始,每天都会统计一次地产蔬菜的供给能力和窖储释放能力,看缺口是多少。
为提高蔬菜供给能力,大庆市着手扩大棚室生产,有效利用温室的每一分土地和空间,采取多层覆盖、间混套种、立体栽培等实用技术,抢抓速生蔬菜,坚持日采日销。
统计数字显示,大庆市春茬棚室产量不但稳产还高产,叶菜产量、窖储释放量均高于往年同期。
菜种出来了,可村子封闭,卖不出去,市农业农村局就联系商务局和超市进行农超对接。同时统计每周的蔬菜市场价格,分析蔬菜供应及价格走势,及时告知种植业户调整地产蔬菜品种和供应量。“价格方面,也只是在春节过后15天内略高,总体平均价格与去年持平。”郝清元说。
为了提高农户积极性,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还对一季度累计上市量达到50吨以上的种植大户和累计向市场投放平价蔬菜达到2000吨以上的窖储大户给予奖励,大庆市5家符合条件的蔬菜稳产保供企业得到了89.7万元保供奖励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