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哈尔滨
搜 索
哈尔滨新区设立5年精彩蝶变 3个数字闪耀龙江创新制高点
2020-12-16 07:34:28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薛婧 李爱民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黑龙江日报12月16日讯 从2015年12月16日获批设立以来,哈尔滨新区一路先行先试,敢闯敢试,精彩蝶变。截至2020年末,哈尔滨新区江北一体发展区累计完成上级部署的改革任务175项、累计推出372项自主创新改革举措、15项改革在不同领域和层级复制推广,3个闪亮的数字,成为全省改革创新新高地的生动注脚。

  “两个一”重构政府管理新格局

  眼下,新区“一枚印章管审批”和“一支队伍管执法”的“两个一”改革创新成果引人瞩目。

  “这‘两个一’不是简单的部门和事权的整合,而是政府管理格局的重构,是新区打造服务型政府、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哈尔滨新区营商局副局长那威告诉记者,“一枚印章管审批”和“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完成后,新区已经形成审批、监管、执法相分离的政府管理新格局。

  如今在新区,群众和各类市场主体办事只需走进行政审批服务大厅“一扇门”,办理的各类许可证、照只需加盖新区行政审批局“一枚章”。群众最直接的感受是在新区办事少跑腿、特便利、无负担。而这就是“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实施后带来的直接效果。

  早在2017年,新区在全省率先成立行政审批局,为实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打下基础。

  今年年初,新区决定以群众和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应划必划,应划尽划”的目标,全面推进“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自2020年6月1日起,将区发改局等19个部门的472个事项划转至哈尔滨新区行政审批局集中行使,划转率达到了97%,是全国唯一一家承接了省、市、区三级事项,且数量最多、占比最大、范围最广的行政审批机构。

  “‘一枚印章管审批’的实施,有效破解了行政审批中存在的‘部门多、盖章多、材料多、环节多、周期长’等问题,高效服务型政府正在形成。”哈尔滨新区行政审批局局长刘惟乔告诉记者。

  继“一枚印章管审批”全面推开后,今年6月8日,哈尔滨新区综合行政执法总队挂牌成立,在全省率先组建全区域、全领域、全职能管控的综合行政执法队伍。

  “哈尔滨新区综合行政执法总队的成立,打破了各执法队伍‘条条’管理体制,解决了因部门职能交叉导致的重复执法、推诿扯皮等问题,真正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队伍之外无执法’。”新区综合行政执法总队总队长蒋耀卿介绍,新区综合行政执法总队集中行使十几个部门的工作职能,涵盖了城市管理、市场监管、农林水务、社会事务、专业技术等五大类67项协同执法事项,行政处罚权和行政强制权共3389项。

  “一支队伍管执法”实施以来,新区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已完成市区两级14支行政执法队伍统一整合,同时打破执法资格,实行“综合设岗、多岗融合、一人多能,一岗多责,竞争上岗,并形成了相对统一、符合各领域执法工作特点的行政执法标准化操作手册,规范了各执法行为的主体、程序和标准,为实现“一套标准”严格执法进行了初步探索。

  “两个一”改革创新是哈尔滨新区落实上级部署改革任务的一大亮点。据悉,截至2020年末,新区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累计完成上级部署改革任务175项,改革红利持续释放。

  先行先试引领带动为全省树立样板

  改革创新,成为新区各项服务优化提升的先导,也不断为全省打样。

  今年2月6日,在温州的浙江东日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王朔,通过互联网在哈尔滨新区企业设立“秒批”系统提交了在哈尔滨新区的项目公司设立申请,刚刚站起身就收到了审批通过的短信。哈尔滨新区“飞一般”的企业设立速度让这位资深的申报人员惊叹不已。

  “秒批”(企业登记4.0版智能审批系统)是新区行政审批局在全省率先实现与省工商业务专网数据双向共享的基础上建立的,为全省首家。通过该系统,申请人可以自主申报企业设立名称、住所、经营范围等事项,有效减少登记机关的人工审核和干预,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登记自主权。

  与此同时,新区审批局通过创新“一套材料、同时受理、联合验场、并联审批、证照同发”审批方式,实现“办一件事只跑一次,事项再多一次办妥”,有力地推动了“最多跑一次”改革迭代升级。同时对“一件事”涉及的“多事项”进行细分式解构,把“多事项”按照“一件事”进行关联性组合,形成了独具新区特色的行政审批套餐服务模式。

  今年2月3日,新区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接到区内一家医药生产企业的咨询电话,要变更企业名称、在经营范围中增加消毒产品生产项目,同时申请办理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由于时值全国疫情防控关键时期,相关消毒产品物资短缺,为帮助企业早日投入生产,新区行政审批局结合企业需求,量身定制了专属“套餐式服务”,将营业执照与生产许可合并办理,容缺受理、同步审核、提前验场、同步发证。从企业提交申请材料到拿到更名后的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仅用一天时间。

  不仅如此,新区切实发挥先行先试的引领带动作用,不断为全省全市改革创新发展创造新经验,做出新示范。其中证照分离、行政执法四项制度、户籍制度等15项改革在不同领域和层级复制推广。多项改革创新举措的推出,也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今年5月,据普华永道对照世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哈尔滨新区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的排名,已由批复之初的第80名上升至第52名。

  对标先进地区持续推出372项自主创新举措

  寒冷冬日里,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简称深哈产业园)的建筑工人们仍奋战在建设一线。

  “东北施工期短,我们科学施策,合理安排工期,在保障项目质量的同时与时间赛跑,今年要一直施工到12月末,通过春天早开工,冬天晚停工,在确保建设任务顺利完成的基础上,力争刷新深哈速度。”深圳(哈尔滨)产业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玉刚告诉记者。

  作为深哈合作的首个“飞地”项目,从2019年9月开工建设以来,深哈产业园的建设比肩“深圳速度”,并“带土移植”了多项深圳创新政策。

  不久前,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标了自贸区哈尔滨片区基础设计建设项目一期2-1施工,因实施招投标“评定分离”制度,从评标到定标仅用了4天时间。

  “这是我第一次尝试招投标‘评定分离’,新区真是很有特区范儿的。”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营销中心总经理孙学龙从事建筑行业20多年,参与经营投标也有10多年,他用亲身经历告诉记者此项制度的优势。他说,首先,避免了围标、串标等行为,对投标企业更公平。最为重要的是,它从评标到公示,再到定标速度非常快。

  “黑龙江省招投标‘评定分离’第一标出自深哈产业园,去年,新区在政府投资项目上做了几个试点,今年2月份,新区政府(国有)投资项目全面实行这项制度。”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唐红斌告诉记者,前不久,哈尔滨市召开专题会议,确定该项创新制度在全市进行复制推广。

  招投标“评定分离”仅是哈尔滨新区复制深圳创新制度和政策经验的一个代表。据新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于宏介绍,目前,该园区成功复制并试行招投标“评定分离”、新型产业用地(M0)政策、单元规划编制方法等10项深圳创新制度和政策经验。在此基础上,今年,深哈产业园又梳理了深圳前海先进政策和创新做法,形成了包含123项措施的“工具箱”,并正探索复制技术经理人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评价体系、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机制等12项政策。

  对标对表深圳、上海浦东等先进地区经验,新区先后在行政管理体制、市场运行机制、社会治理体系等方面累计推出372项自主创新改革举措,成为龙江改革创新制高点。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