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牡丹江
搜 索
牡丹江:全力构筑人才高地 助推新文创产业蓬勃发展
2020-12-28 10:33:47 来源:牡丹江新闻网-牡丹江日报  作者:王星宇 陶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12月28日讯 落户各类企业、工商户115户,实现营业收入2.7亿元,纳税2048万元,从业人员1200余人,引导就业3000余人……两年中,牡丹江华创文化创意产业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也是牡丹江市推进新文创产业发展的一项有力举措。近年来,牡丹江市大力发展新文创产业,为人才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建立多层次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完善扶持政策,积极创造最大程度吸引和使用域外高端人才的政策环境和人文环境,让新文创产业迸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培育本土人才,建立多层次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体系

  谈及牡丹江市新文创产业,不得不提的便是领军级人物、网络文学界如“大神”般存在的“耳根”。耳根,本名刘勇,2009年时毅然辞去英语教师工作,专注于网络仙侠类小说创作,处女作《仙逆》开创了仙侠类小说写作的新格局,其后《求魔》更入佳境;《我欲封天》摘得当年福布斯中国原创文学风云榜年度桂冠,并获得黑龙江省文艺奖二等奖,亮相美国纳斯达克;《一念永恒》更是打破多项网络纪录,被誉为2016年网络小说第一神作。

  刘勇的仙侠世界,既天马行空亦谨慎构思,是正直三观在玄幻世界彰显闪灼,也是细腻笔触和严肃思考的完美融合。他在引人入胜中讲故事,也在回味无穷中道哲理,更在广阔平台上做文学,获得了中华文学基金会茅盾文学网络文学新人奖提名奖。在创作之外,他积极参与干部培训、学习和公益活动,他的仙逆、求魔游戏早已上线;一念永恒动画已于今年在腾讯视频开播,影视版预计2021年开拍;正在连载中的《三寸人间》版权也已由腾讯影业拍得,而且还带动了许多网络文学爱好者加入网络文学创作队伍。

  据统计,目前仅在“起点中文网”注册的牡丹江籍网络作家已经超过1200余人,其中有固定收入网文作家超过400余人。在建立多层次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体系上,牡丹江市通过促进校企合作,紧跟不断拓宽产业模式、延长产业链条的发展态势,实施精准培养,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在网络文学创作方面,成立阅文集团牡丹江师范学院网络文学院,依托耳根、胜己、小刀锋利3位本地白金级作家,引进国内知名网络作家、编剧工作室23个。同时,在音频制播、视频直播、游戏电竞等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积极引导新媒体从业者规范网络行为,引领新风尚、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成为维护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的有生力量。

  吸引返乡创业人才,积极搭建创业就业平台

  曾经一首《牡丹江的事儿》在网络上走红,这首歌曲的词曲作者,便是从深圳央企辞职、回牡创业的白寒。离开深圳后,白寒邀请他南京的大学同学来到牡丹江,成立了黑龙江南艺之星传媒演艺有限公司,公司于2019年开业。这是一家从事全媒体服务、艺术创意、传播管理与危机管理业务的综合类传媒企业,开业一年内,在牡丹江地区形成最具影响力的全媒体品牌,并协助深圳、北京多家大型传媒企业处理多次品牌危机事件。

  在经营公司的同时,白寒辗转多地,利用在南方的人脉资源,将一、二线城市的各类优势项目引入牡丹江,极力促成一、二线的上市公司、大型企业与牡丹江本地企业合作。今年11月初,由白寒协调,将网络安全与保密人员培训、从业资格认证项目引入牡丹江,与牡丹江航空学院共同合作,将设立该行业在东三省唯一的培训、资格认证机构,并开拓了多条人员就业途径。助力牡丹江与一、二线城市的产业同步,是白寒的梦想,他就像一个挑夫,挑着扁担,从一、二线城市挑回新的信息,新的理念,新的项目。“下一步,想办法让牡丹江人享受到和一、二线城市一样的便利生活。”白寒说道。

  对像白寒这样的返乡创业人才,牡丹江市积极搭建创业就业平台。突出顶层设计,将发展新文创产业确定为市级产业发展战略,出台《牡丹江市关于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强化体制创新,全面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采取政府指导、省市共建、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成立新文创产业招商专班、新文创产业发展指导服务中心和黑龙江华创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打造企业服务孵化平台,提供“新七通一平”商务托管服务,为企业发展解决“后顾之忧”,为人才引进、培育、成长提供良好氛围。

  不断完善扶持政策,创新人才保障机制

  为创新人才保障机制,牡丹江市制定出台了《牡丹江市促进新文创产业发展的扶持办法》等激励政策和扶持措施,目前已引进新文创产业各类顶尖人才60多位,其中,以“唐家三少”为代表的“白金级”作家9位,以“潇湘冬儿”为代表的知名编剧7位,以程琳为代表的知名导演6位,以“有声的紫襟”为代表的知名音频主播8位,以佟鑫为代表的顶级电竞人才3人,以“科罗廖夫”为代表的网红大V数十人。

  在培养机制上,牡丹江市支持新文创企业以无形资产、技术要素入股等方式,引入文化创意领域名家名流,促进科研机构、企业与高校联合建立新文创产业人才培养基地。推动“政、企、校”深入合作,支持新文创企业与高校合作举办研修班和培训班,加大资金、政策等各方面的支持力度,精准定位培养方向和需求,培养一批真知、会干、实用的新文创专业人才。

  在引进机制上,积极创造最大程度吸引和使用域外高端人才的政策环境和人文环境,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文化创意和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在支持新文创企业发展同时,重点给予突出贡献者表彰和奖励,对优秀文化创意人才给予工作、生活相应优惠待遇,提供人才配套公寓,鼓励拥有特殊才能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才在牡丹江落地安家,投资兴业。

  下一步,牡丹江市将创新评价体系发现人才,建立以行业影响力和经济指标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引进人才,建设高标准梯队培养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使用和留住人才,进而推动牡丹江市新文创产业蓬勃发展。

责任编辑: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