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科技促发展 创新赢未来
2021-09-08 17:46:00 来源:龙视新闻联播公众号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据龙视新闻联播报道 今年上半年,黑龙江省聚焦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打好全社会研发投入提升和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两大攻坚战”,实施科技成果高质量落地转化和区域创新发展载体建设“两大行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助推科技强省建设。

  最近,哈尔滨工大卫星技术有限公司承接了北斗导航增强组网以及多个遥感卫星星座生产任务。和以往单颗卫星定制不同,这次的订单需要批量生产。面对新的要求,公司依托哈工大20年积累的卫星设计制造核心技术,打造出了国内领先的卫星柔性化技术平台。把整个卫星模块化,每部分独立测试、独立装配,平均每颗卫星生产测试时间由半年压缩到5天,甚至更短。

  现在工大卫星已经具备500公斤以下通信、导航、遥感微小卫星整星设计制造及在轨交付的能力,公司成立不到一年时间,就签订了多项卫星批量生产任务。现在企业已经签订了6.3个亿的合同,在研任务达到了近90颗(卫星)。

  为了推动更多像工大卫星这样的企业科技创新,提升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今年上半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从顶层设计统筹了龙江的科技创新政策与规划。围绕全省重点产业建设,拟在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食品及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及医学工程等5个专项领域立项支持24个项目,安排资金1.1亿元。同时发布全省重点研发项目指南,在高性能石墨新材料、杂粮新品种选育、生物质能源等领域立项支持83个项目,安排资金7314万元。借势政策东风,技术转移成果明显。政策含金量带来技术“含新量”:截至8月末,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完成217.6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72.5%。

  不仅重点科研领域发展势头良好,随着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提升和良好科创生态的营造,越来越多规模小但科研潜力大的中小企业在龙江找到了发展的土壤,发明专利和新产品开发数量节节攀升。这几天,黑龙江瑞霭科技有限公司新研发的“道路环境综合监测系统”正式在省内的G102国道、G1京哈高速和哈牡高速等多路段实现应用。这套系统融合了激光遥感、超声波雷达、5G、云存储等多项技术,通过传感器采集、分析数据,为交管部门提供最精准的实时路况信息,保障高速行车安全。

  为了更好的培育瑞霭科技这样应用领域广阔的“未来之星”,省科技厅上门服务,量身定制,为企业在资金、人才、技术等关键要素领域出谋划策。短短两年的时间,瑞霭科技已经具备了资质,申报了今年的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省科技厅高新技术处处长刘今介绍,出台了《新一轮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新的行动计划明确了三年的总目标,明确了地市作为高企培育的主体责任。对新认定的高企将按照规上规下两个档次,分别给予30万和50万的资金奖补,奖补的力度在全国范围内也是比较大的。

  科技要创新,支持模式也要创新,今年以来“揭榜挂帅”成了龙江科技领域的热词。结合优势产业和社会需求,省科技厅组织开展了“揭榜挂帅”科技项目攻关,面向全国发布页岩油勘探开发、薄煤层智能开采、玉米秸秆生物发酵、大豆育种、智慧农业等5个项目榜单,设置了33个攻关项目。在榜单制定、揭榜方式、考核办法和资金拨付方式等多个方面大胆创新。最大程度调动社会各界智力潜能,集聚国内优势人才团队,力求最快速度找到切实可行方案,攻克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通过创新体制支持龙江经济发展,提升服务国家能力。

  2021年黑龙江省财政科技预算资金投入13.8亿元,同比增长20%。上半年拨付科技资金10.1亿元,完成全年科技预算的73%。引导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力度,实施研发费用投入后补助,将对全省620家科技型企业发放补助资金4亿多元。政策资金掷地有声,落地见效;科技管理部门、科研院所、高校、企业聚焦技术攻关;项目实施、成果转化联动配合,共同汇聚科技支撑龙江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十四五时期全省科技创新工作重点任务概括起来就是5个新突破:实现全社会研发投入突破,力争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国家平均水平,也就是实现占GDP比重的2.5%左右;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实现新突破,特别是在研究大数据、人工智能、黑土保护、种业方面,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力争在科技成果转化,特别是就地转化方面实现新突破,到2025年全省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500亿元;在科技企业培育方面力争实现新突破,到2025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力争达到5000家以上;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的载体建设实现新突破,力争在2025年达到全省地级以上城市高新区全覆盖。”省科技厅厅长张长斌说到。

责任编辑:王傲

【专题】科技支撑高质量发展——全省科技创新大会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