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9日讯 近日,记者在中国人民银行牡丹江市中心支行了解到,今年1-5月,牡丹江市跨境人民币业务实际收付17.1亿元,同比增长193.6%,人民币结算量占本外币比重40.3%,较去年同期增长32个百分点。其中,对俄人民币实际收付13.2亿元,同比增长365.7%。
据介绍,中国人民银行牡丹江市中心支行深入贯彻落实“金融23条”,着力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优化跨境人民币服务水平,引导金融机构全力保障外贸行业特别是有困难的外贸企业,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该行靠前服务实体,制定出台了《牡丹江市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施方案》。通过银企互动微信交流平台,线上开展跨境人民币政策宣讲、业务咨询,为企业解难题,并指导银行机构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一企一策”结算方案。同时,充分发挥对俄口岸城市及绥芬河自贸区政策优势,大力拓宽人民币在俄罗斯市场适用范围,俄方企业对人民币认可度有了较大提升。
绥芬河某经贸公司是一家进口木材的边境贸易公司。由于其贸易规模有限,多年来俄方一直要求以美元作为结算货币,企业自身承担汇率风险。随着国际形势变化,美元清算受限,在建行对企业进行“一对一”政策宣讲,跨境结算风险提示后,改用人民币结算,今年已累计办理14笔人民币支付业务,金额1052万元。企业负责人表示:“对外贸易使用人民币结算不仅手续简便、到账快、能够保障资金安全,而且还省下一笔汇兑成本,减轻了汇率波动对公司盈利的影响”。
绥芬河市是中俄重要贸易口岸城市,为最大程度减轻疫情对外贸企业带来的影响,市县两级人民银行统筹谋划,靠前发力,积极协调当地政府,批准银行机构国际业务部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正常营业,保证汇兑资金及时到账,避免企业产生违约成本。为企业开辟绿色通道,简化业务办理流程,业务办理时间从半个小时缩短至10分钟,大大提高了结算效率,确保跨境结算渠道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