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他的心里只有众乡亲——记尚志市一面坡镇长营村党总支书记张秀林(下)
2006-01-19 14:00:47 来源:东北网  作者:高长利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村里年满65周岁的老人每年都能领到养老金

  东北网1月19日电 题:他的心里只有众乡亲——记尚志市一面坡镇长营村党总支书记张秀林(下)

  东北网记者高长利

  张秀林常讲,能让乡亲们得到实惠,自己亏点没啥。

  村集体资产雄厚起来了,张秀林就想着该让乡亲们得到实惠了。在张秀林的倡议下,长营村制定了规定:村民每年从村集体得到分红,65岁以上的老人每年发给养老金,谁家孩子上大学每学期奖励500元,谁家盖房子给1000元补助。张秀林展望着他的新构想:由村里出资把农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都办了,让长营村的乡亲也和城里人一样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长营村一天天富起来了,张秀林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从未放松对自己的要求。1993年家里盖房,正好是301国道施工紧张的时候,他没回家瞅过一眼。女儿结婚的前一天晚上,他在施工工地一直干到午夜一点多钟才回家。前些年家里孩子小,全靠他老伴扣大棚挣钱。1994年儿子结婚,张秀林手里仅有5000元钱,没办法只好又借了些钱。儿子理解他,说:“爸,虽然我结婚你拿不出钱来,但这些年你干的都是正事,我支持你。”听了儿子的话,张秀林落泪了。

  张秀林的两个侄子因工作失职,被他停职调离村办企业。这惹恼了他80多岁的老父亲。老爷子把张秀林骂了一顿不算,还抽了他两个大耳光,那年张秀林50多岁了。他怕老爷子着急上火,只好给老人家跪下了,一遍遍解释:“爹呀,你得理解我!自己家人不管住,我还管谁去?”最后老爷子总算理解了他。

  为了填造千亩稻田,张秀林拖着心脏病、糖尿病、肝病、高血压的身体和大家吃住在一起,7次晕倒在工地上。村民们都心疼地劝他回家休息休息,他急了:“全村老少爷们都在这儿没日没夜地干,我怎么能回去歇着,这地不弄出来,我死也死在地里。”

  在长营村,村民们亲切地叫张秀林“张全管”。怎么有了这个绰号?就是因为村民们的大事小情他都管。婆媳不和、两口子闹意见、谁家盖房子,他都到场。他还给五保户当起干儿子——70多岁的于大娘身体不好、房屋破旧。张秀林在支委会上提议,由村里拿出2000元钱为于大娘修房子,并给她添了些生活用品。张秀林对于大娘说:“我张秀林就是您的亲儿子!”于大娘病重期间,张秀林亲自请医喂药,服侍照料,直到老人去世。老人去世时,紧紧拉着张秀林的手不放,眼里一个劲往下淌眼泪。这些年,张秀林先后伺候了6位五保户老人,直至他们去世。

  长营村富了,一些合作伙伴打起了张秀林的主意。前几年村上采伐松木杆子卖,有一个山东客商对他说:“我每米给你360元,你开300元钱的票子,60元钱给你。”张秀林说:“该多少就多少,我绝不拿昧心钱,你少给村上一分钱也不行!”不该要的钱他没要,该要的钱他也没拿。长营集体经济效益好了,按目标管理规定,镇里奖励给张秀林企业纯收入的10%,但他一分都没有拿过。这些年来张秀林共推掉这样的奖金达50多万元。

  这些年,张秀林失去的很多,可他得到的更多。现在的长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6860元,村集体固定资产达到了1.2亿元,流动资金500万元。张秀林觉得这些就是最好的回报。张秀林连续多年被省委、市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被省政府授予第七届、第八届劳动模范,被哈尔滨市授予第三届“十佳公仆”光荣称号,连续三届被省委评为党风廉政建设先进个人,省农村基层干部标兵。长营村也被省委授予“五个好”农村党支部、省文明村标兵。

  这两年,由于身体多病,张秀林想卸下担子,让年轻的同志接着干。可是几次换届,无论怎么说,长营村的老百姓就是不答应。很多村民听说他想退下来,就轮班上他家做工作,望着他们那一张张真诚的面孔,听着他们那一句句掏心窝子的话语,张秀林还能说什么呢!张秀林觉得这不仅是大家对他个人的认可,也是对党的认可。尽管这副担子很重,但是有全村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他个人累点、苦点又有什么呢!他说:只要我的身体不倒,我将继续为长营村的发展贡献出毕生精力!

责任编辑: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