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同江市学习实践活动扎实推进“五型社区”建设
2009-06-23 08:40:37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23日讯 同江市在学习实践活动试点工作中,注重结合实际,扎实推进“五型社区”建设,使学习实践活动紧贴群众、服务群众,深受社区居民欢迎。

  一是推进关爱型社区建设。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充分考虑社区党员身份、年龄、文化、阅历等方面的多样性,因人而异,分类指导。在流出党员中开展了“打电话、发邮件、寄资料”活动,督促他们在外地主动参加学习;对忙于生计、年老体弱的党员和流入党员发放了72份学习导读卡和28张“一带一”帮学卡。开展了“守望相助一家亲”活动,明确提出党员群众双向互动、邻里之间经常走动,使广大居民真正成为参与者和受益者,努力打造和谐社区环境。目前各社区共建立巷道互助小组86个,制定楼区装户图片2800余份。组织居民开展关爱邻里困难户、邻居见面会、家庭才艺展示、知识培训及讲座、美术和书法联评、制作“党群连心卡”、“守望相助卡”等活动,使党群邻里之间能“敞开一扇门、聊上一回天,献出一片情,解除一份忧”。

  二是推进网络型社区建设。开通了同江社区网站,开展了“进网络问民生、进网络问服务、进网络问良策”活动,广开言路查找问题。通过网络发放社区发展调查问卷2套,有1800名居民踊跃答卷;召开不同层面的网络论谈会6次,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梳理出来的5个方面30条问题及时制定了整改落实方案,明确整改落实的目标、措施、责任和时限,并通过网络向群众进行了反馈,使群众足不出户就可全面了解和参与学习实践活动。同时,社区网站还设置社区广角、交通指南、生活常识、元海法律信箱、视频在线等多个版块,向居民多方面提供各类信息,满足了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

  三是推进文化型社区建设。为营造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通过电子滚动屏、横幅、宣传栏、散发传单等形式宣传科学发展观理论知识和社区文化知识。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共编发《社区工作简报》24期,张贴标语147处,悬挂过街横幅15条,加强与居民群众的文化交流。积极与驻区单位开展“共驻共建”活动,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加大对社区文化扶持和投入力度,成立了图书分馆,免费向居民开放;购置了2万元的音响设备,组建了春风艺术团、中心秧歌队、清泉美术社、江天老年人象棋社等6支特色文体队伍,与驻区单位共同组织文艺汇演、棋牌、运动会等各类丰富多彩的比赛,做到年年有擂赛,月月有演出,天天有活动。

  四是推进平安型社区建设。组织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召开联席会议6次,认真开展评议,虚心听取群众对于社会治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接受群众评价监督,使学习实践活动真正成为社区党员干部贴近群众、保护群众、凝聚群众、惠及群众的过程。为了推进平安社区建设,在9个社区设置了67名保洁员兼治安巡察员,统一着装上岗,充分做好各种矛盾摸排调处工作,强化了治安防控体系,活动开展以来,各社区协助辖区派出所成功破获了4起偷盗自行车治安案件。

  五是推进服务型社区建设。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宗旨定位在解决好居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上,向居民群众做出“四项承诺”:即能立即解决的问题当场解决,需要调查了解的问题限时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畅通渠道解决,敏感性问题由领导“牵线”解决,全面强化社区服务功能。现已解决问题21条,其中党员作用发挥不充分问题和部分社区干部工作拖拉、服务态度生硬问题2条,居民就业、就学、养老等问题10条,城市基础建设方面问题9条。结合开展活动,制定完善了5大类68项服务规则,使学习实践活动真正成为为民服务的活动。为解决社区居民就业难问题,实施了“2441”工程,即:开通便民服务和党员服务2条热线,借助创业培训基地、爱心超市、党员服务站、法律咨询站4个平台,开展助贫、助老、助学、助残4项活动,达到社区居民困有所助、难有所帮、需有所应的目的。目前,已收到居民需求375份,其中要求帮助解决就业103份,现已推荐61人就业,较好地发挥了社区服务职能。

责任编辑:邵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