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服务理念 活化实践载体
让社区百姓在科学发展中得实惠
东北网9月20日讯 东山社区地处加格达奇区城乡结合部,辖区面积10平方公里,有驻区机关、企事业单位26家,居民8940余户,人口23450余人。社区党工委下辖5个党支部,在籍党员190名,协管在职党员790名。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社区党工委以“强核心、暖民心、促开心、创和谐”为主题,积极探索社区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使社区百姓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见实效、得实惠,社区服务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
一、开展学习体现一个“活”字。社区党工委结合实际,开展了领导带头学、集中培训学、专题辅导学、讨论交流学、典型带动学、结合实际学的“六学”活动,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重要篇目和内容。组织集体学习30余次,举办专题辅导讲座2期,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1次,党员干部每人记学习笔记10000字以上,并撰写了心得体会。为保证每名党员都能够及时深入地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社区党工委还从党员居住分散和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身体状况的实际出发,突出“分类”学习法。对年龄大、文化程度低、学习有困难的党员,建立一对一的“结对帮扶助学”制度。对体弱多病、行动不便的党员,组织“送学上门” 20余次。很多老党员说,社区真是把工作做到家了,学习科学发展观是每个党员的义务,我们一定要把科学发展观学习好,退休不退岗,思想不掉队。朝阳居民区党支部党员志愿者程洁英,今年3月初由于路滑不慎摔倒,造成手臂骨折。学习实践活动开展后,已71岁高龄的她坚持参加集中学习,带伤参加主题实践活动。春防期间,每天在责任区内宣传防火知识,不辞辛苦地义务巡护,受到党员和群众的交口称赞。同时,创新学习形式。社区党员崔凤云创作了《科学发展观之歌》,居民吕丽华自编了表演唱《落实科学发展观、人民群众笑开颜》,在党员群众中传唱。很多老党员说:“社区创新了学习形式,我们都很喜欢学。”
二是班子建设体现一个“强”字。社区党工委在学习实践活动中以打造“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和谐型、发展型”班子为目标,通过恳谈会、 “交流卡”、发短信等形式促进班子的团结,强化班子成员的“四种意识”,即互相补台、团结和谐的意识;顾全大局、密切协作的意识;忠于职守、奋发向上的意识;勤俭节约、廉洁奉公的意识,形成了分管工作认真抓,中心工作一起抓,分工不分家,分管不分心的良好工作格局。同时,着力强化科学发展的工作机制。健全完善了中心组学习、党员干部学习制度,新制定了居民党员定期教育培训、党员干部调查研究、社区领导专题辅导等规章制度,不断加深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认识,切实增强社区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三是社区服务体现一个“细”字。学习实践活动中,社区党工委通过设立征求意见箱、召开座谈会、下发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共召开座谈会10余次,发放调查问卷100余份、征求意见表200余份、合理化建议表50余份,征求意见建议23条。对照社区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社区党工委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大厅,设置了民政救助、司法调解、计生服务、劳动保障等十多个服务窗口,采取卡台式办公,一站式服务,并公开服务人员、服务电话、服务内容、服务承诺,做到有求必应,限时服务。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质量,在服务大厅设置了居民办事咨询台,社区班子成员轮流担任咨询员,为前来办事的居民提供引导和咨询,有效地提高了居民的办事效率。对于有急事、特事的居民还开设了电话预约办公,无论节假日,只要需要就尽可能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周到的服务。同时,积极整合社区服务资源,拓展社区服务范围。一方面积极完善社区服务的基础设施,大力扶持发展社区医疗、便民维修、家政服务、小餐桌、托老所等便民利民服务网点,使服务网点覆盖整个社区,为居民提供更全面、更实用、更具体的“保姆式”服务。另一方面积极抓好志愿者队伍,社区党工委建立了扶贫帮困、义务巡逻、环境保护、文体指导等以党团员为主的志愿者队伍已达21个,不但增强了社区的服务能力,还把服务触角延伸到每个家庭,每个需要帮助的居民。
四是为民解难体现一个“情”字。学习实践科活动中,社区坚持民生为本的理念,着力在为百姓谋福祉、办实事、解难事上下功夫。开展了“进百家门、知百家事、解百家难、暖百家心”的“四个百家”走访活动,着力倾听民声,解决民生问题。丽雪精淀粉公司近段时间排出的废渣异味很大,严重影响了附近居民500余户居民的正常生活。针对这一情况,党工委积极与企业和区环保部门沟通联系,反映社情民意,研究解决办法。经协调,由区环保局对企业产生的废渣清理进行现场监督,并在社区居民中聘请了15名监督员,使这一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东山社区辖区内80%以上是铁路家属区。近年来,因铁路部门体制改革,驻加的铁路环卫部门对家属区环境卫生几近弃管。加区区委、区政府在积极与哈尔滨铁局协调的同时,克服财力紧张,购买设备、配备清扫员,接管了铁路平房区的环境卫生,但楼房区5834户居民的环境卫生仍是老大难问题。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社区党工委不等不靠。尤其是今年以迎接“一节一会”为重点,向全体驻区单位和居民发出了“清除白色污染、共建绿色社区”的倡议,开展了“科学发展主题义务劳动日”活动,使辖区的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明显好转。居民都说,现在的社区变净了、变美了,有这样好的人居环境,我们真要感谢社区,感谢区委、区政府。今年春季,由于气温骤然回升,附近山上积雪急剧融化,导致东小河水位暴涨,一些居民家院里积水,给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了严重的不便。党工委组织人员迅速赶到现场进行实地查看,及时排涝,确保了附近居民的生活安全。年初以来,通过开展“四个百家”活动,社区已走访群众200多户,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80余件。同时,针对社区的弱势群体,开展了“四个一”活动,即帮助贫困学生做一件好事,帮助下岗职工找一份工作,帮助困难群体解决一个难题,帮助孤寡老人驱散一片愁云。铁工居委会低保户石守民患青光眼和白内障多年,社区多方联系区民委和民政局筹措资金,并动员社区党员干部捐款1000余元。在其到哈尔滨手术期间,义务照顾其家人并与院方联系,通过“绿色通道”减免了部分医药费。
五是文明创建体现一个“和”字。为提高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区的精神文明创建,社区党工委在文明公民学校、人口学校、家长学校学习、活动规章制度的基础上,以弘扬大兴安岭精神、理想信念教育、法制教育等为重点,建立健全公民道德规范、文明公民公约、居民文体活动、以及驻区单位共建、“文明楼院”、“文明社区”创建等制度,逐步形成科学发展思想道德建设机制。同时,注重加强社区精神文化建设,以文化陶冶人、感召人。目前,社区共组建健身队、秧歌队、舞蹈队、合唱队等文艺队伍十余支,社区图书室、健身厅、棋牌室等场所得到充分利用,社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定期举办的广场文艺演出、小区家庭联欢晚会、棋类比赛等活动,不仅丰富了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也为居民搭建了一个增进友谊、促进和谐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