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理论文章
搜 索
黑龙江日报评论员文章:书写在剑门蜀道的精神之光
2010-05-12 09:01:46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新闻网讯 12日出版的《黑龙江日报》发表题为《书写在剑门蜀道的精神之光》的评论员文章,全文如下:

  川北剑阁,蜀道雄关。两年前的汶川大地震,让这里变得满目疮痍、遍地废墟,如今,一个全新的剑阁,正在成为震后灾区重建的样本。作为黑龙江对口援建的“龙江第一县”,援建项目目前已完工135个,完成投资9亿元,到今年九月底援建的全部146个重建项目,将全面完成。在剑阁的大地上,留下的是坚固的公路、隧道、桥梁,是全新的民居、学校、医院,是重建的具有地标性质的剑门关关楼和代表着未来发展的剑阁工业园区……而留在68万雄关儿女心中的,则将是龙江速度、龙江经验、铁人精神和3800万龙江人民的无疆大爱。

  在过去的两年里,我省的援建工作,始终以让灾区群众早日享受到重建成果为宗旨,想灾区群众之所想,急灾区群众之所急,创建了办快、办实、办好的“黑龙江援建速度”,创建了“交支票+全程参与+全方位援建”的模式,创建了无缝隙对接、无障碍合作的“黑龙江援建经验”。而这些,既是灾区重建的样本经验,也体现了龙江人的创新精神。如今,剑阁县3年的灾后重建工期2年基本完工。这完全得益于我省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援助,得益于我省援建部门、援建人员与剑阁县的密切配合。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我省的对口援建始终决心不变、目标不改、力度不减;面对灾后重建的重重困难,援建工作始终按着抢时间、抢成本、抢成效全力推进。

  在过去的两年里,一批又一批的援建者,默默奉献在灾后重建的川蜀大地上,他们把诞生于龙江大地的“铁人精神”,与四川人民表现出来的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融合在一起,成为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钢铁队伍。从酷暑难熬的夏日,到冰冷刺骨的冬夜,从每一个平常的假日,到大年除夕的夜晚,所有重点工程工地都没有停工过,他们也始终和剑阁人民一道日夜奋战在重建的第一线。他们大胆创新,忘我拼搏,争创一流,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再现着当代“铁人精神”。他们以优异成绩向灾区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过去的两年里,剑阁始终是黑龙江人民最为关注的地方,因为那里,是龙江人民爱心奉献的最重要的目的地。援建的每一个项目,甚至是每一分钱,都承载着龙江人民的无数爱心。剑阁的重建,是按黑龙江“第一县”的要求和标准来进行的,这既是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也是前线援建者的追求,更是龙江人民的期望。当一幢幢新楼拔地而起,一间间校舍书声琅琅,一座座工厂马达轰鸣……当曾经是一片废墟的土地重新变成生机勃勃的家园,矗立的将是大爱无疆的丰碑,昭示的是众志成城的中国力量。

  东北和西南,龙江与剑阁,血脉相连,心心相通。从今而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蜀道,将写下龙江人民的深情厚谊;龙江人民无私奉献的爱心之树,也将如兴安的红松更深地植根于灾区群众心灵的沃土。重建后的剑阁,将变得更加雄奇美丽;龙江人的笑脸,将闪耀着灿烂的光辉。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