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呵护成长 关注农民工子女的城里生活
2010-07-04 09:40:22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夏雪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新闻网讯 我省有农民工子女16万余人,这些孩子单纯、真诚、朴实、能吃苦。为了让这些孩子健康成长,我省教育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取消借读费、建立正规学籍、开展心理疏导、发放生活补助、丰富学业内容,这些都为他们上学解除了后顾之忧。但要让农民工孩子能真正地自信快乐成长,还需要我们更多的呵护。

  搭建舞台 让孩子绽放自信笑容

  哈尔滨市建文小学四年级的梅梅(化名)是校舞蹈队的骨干小演员,近日,当记者见到这个漂亮的小姑娘时,怎么也不会想到一年前的她是两个月都不说一句话的孩子。

  梅梅是农民工子女,去年跟随父母从肇东来到哈尔滨,在建文小学插班读三年级。刚来到新学校的梅梅一句话也不肯说,上课不回答老师的提问,下课也不和同学玩。经过班主任管瑞洁老师的询问,梅梅吞吞吐吐地说:“我怕说错话、做错事,同学们会笑话我。”为了帮助梅梅尽快从思想的困境中走出来,管老师把她送到学校的舞蹈队,经过音乐老师的辅导,她慢慢地开始和同学们交流起来,一起排练,梅梅的话渐渐多了,笑容也多了。

  和梅梅一样,大多数农民工子女由于学业基础差,家长关心不够,有很强的自卑感,内心比较封闭。基于这种情况,我省一些地区的中小学成立了心理辅导室,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将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个重要课题进行研究。齐齐哈尔市龙沙小学的快乐成长俱乐部多次组织训练活动,国家级心理咨询师王老师通过游戏减压训练等方式,让农民工子女打消顾虑,慢慢活跃起来。王老师还为每一个孩子准备了“我的成长之路”记录册,让孩子们把成长中的美好时刻记录下来。“这次活动让我明白了家庭出身不能选择,但未来的路是靠我自己的双脚走出来的,从今以后我要勇敢的面对生活,自信地成长。”参加了训练活动的小鸣(化名)告诉记者。

  呵护成长 开辟孩子心灵港湾

  前不久,哈尔滨市延兴小学魏桂玲老师的班级里发生一件怪事,每天上午都有孩子喊肚子疼。魏老师调查后发现,原来大多数农民工的孩子都不吃早饭。“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吃早饭怎么行啊!”从此之后,魏老师每天都会买些面包、牛奶放在教室给孩子们吃。同时,魏老师开始了家访。她找到每个孩子的家长,劝他们为孩子准备早饭。一家家苦口婆心地劝说,改变了家长们的态度,肚子疼的孩子一天天地减少了。

  农民工的工作大多都是天不亮就走,很晚才回家,根本没时间照顾孩子。一些家长把学校当成了“托儿所”,把照顾孩子的工作交给了老师。面对这些特殊的孩子,老师们以母亲的情怀呵护着他们,细致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买学习用品,给过生日,去公园玩,督促剪指甲,甚至带着去洗澡,帮助家长找工作……当记者和孩子们聊起他们的老师时,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告诉记者这样让人温暖的故事。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省对接收农民工子女较多的学校给予补助,并在城市教育附加费中安排了一部分资金,专门用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同时,各中小学校还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减免学费、免收教材费、发放生活补助等方式予以帮助。哈尔滨市每年都为特困农民工子女发放助学金,这笔钱主要用于特困学生购买教科书。此外,我省很多接纳农民工子女的学校都成立了“爱心超市”,将学校师生捐献的衣服、学习用品等放在超市中,家庭困难的农民工子女只要签名就可以“购买”超市中的爱心商品。延兴小学校校长王丹对记者说:“这些孩子跟着父母出来太不容易了,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我们该伸出援助之手,多关心呵护他们一点。”

  相同待遇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佳木斯市光复小学的小超(化名)父母离异,妈妈做零活每天早出晚归,没有精力照顾小超的学习和生活。插班四年级的小超学习跟不上,考试成绩只有个位数。班主任魏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利用课余时间为小超补课。在老师的帮助下,小超的语文成绩提高到80多分。农民工孩子平时读课外书的机会很少,学校就在每个班级设立图书角,还开设国学诵读课,让孩子更多的了解国学经典、传统文化。哈尔滨市延兴小学还开设了包括书法、武术、国画、剪纸、篆刻等共计三类必修和八类选修的“校本课程”,学校的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其中的课程。

  记者走访农民工子女相对集中的几所学校后发现,很多家长曾经不愿意让孩子与农民工子女一同接受教育,纷纷把孩子转到别处上学。如今随着观念的转变,很多家长特意把孩子送到农民工子女多的学校,为的是让孩子从小就学会朴实、勤劳。

  我省在全国率先开了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接收农民工子女就学的先河。农民工孩子进入学校后都有正规学籍,并与城市孩子混合编班,保证了农民工子女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和教学质量达到当地水平。同时,农民工子女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可以升入当地职高和普高,这一项政策的制定为农民工子女未来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责任编辑:韩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