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哈尔滨“黑摩的”卷土重来 无牌照违章逆行闯红灯
2010-12-09 10:31:30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王承旺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没牌子的“黑摩的”。

香坊区香坊大街上的“黑摩的”。

闯红灯的“黑摩的”。

  东北网12月9日讯 自2010年5月哈尔滨实施“禁摩令”以来,市区内摩托车、港田车随意穿行的现象一度得到改善。而近期,违反禁令进入二环路以内区域的摩托车猛增,中心商业区周边“摩的”、“港田”也开始卷土重来。

  近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哈市街头一些没有牌照的三轮摩托车非法营运,严重影响了交通运行,也给市民的人身安全带来不少隐患。其实哈市的“黑摩的”存在已有多年,有关部门也多次取缔,但依然如同割韭菜,割了一茬,再长一茬。目前在哈市很多小区、繁华街路、商场等处,“黑摩的”可谓屡禁不止。

  据了解,10年前哈市交警部门就已经停止了摩托车牌照的发放,“黑摩的”几乎都没有牌照,个别驾驶员甚至连驾驶证都没有。这些“黑摩的”驾驶员多不遵守交通规则,违章逆行、闯红灯等司空见惯。由于没有牌照,肇事后“黑摩的”可以迅速逃逸,受害人根本找不到肇事者,同时也给交警的侦破工作带来不便。

  近日,在香坊区油坊街,一辆“黑摩的”将一老年人撞伤后逃逸,家属悬赏寻找肇事者;在红旗大街与公滨路交叉口,一“黑摩的”将一辆宝马轿车的前保险杠刮掉了漆。“黑摩的”驾驶员自知把自己的车卖了也赔不起“宝马”,趁乱弃车而逃。由于没有牌照,交警也找不到肇事者,“宝马”车司机望着停在车前的“黑摩的”气得大骂不止。

  7日,在香坊区通乡商店门前,记者与3个“黑摩的”驾驶员攀谈得知,其中两人是外县的农民,另一人虽然是哈市的,但压根儿就没有工作。据知情者说,“黑摩的”没有费用,冬季一天纯收入在100元以上。赶上好的时候,一个月就可以把车钱挣回来。

  在记者同“黑摩的”司机聊天时,先后看到两辆“黑摩的”逆行,一辆闯红灯。由于是冬季,为了取暖很多“黑摩的”车内都安装了烧煤的炉子,而炉子与汽油箱近在咫尺,十分危险。在“黑摩的”集中地区,车内炉子冒出的烟加上车子的尾气,令过往行人纷纷掩鼻。

  记者曾多次跟随交警取缔过“黑摩的”,然而每次检查都是一样的情景,交警的车一到,“黑摩的”就四散而逃。被抓住的不是耍无赖,就是称自己下岗了。“难道下岗了就应该非法营运,除了非法营运就没有别的事可做?”一位在南岗区执法的交警很无奈地说,对“黑摩的”他们也很头疼。

  “多数‘黑摩的’都是‘二冲程’,发动机效率低、污染大。现在国家都在提倡节能减排,汽车尾气排放都要达到‘欧三’、‘欧四’,而满大街‘黑摩的’的尾气,就连最起码的排放标准都达不到。”一位资深摩托车爱好者介绍,哈市很多三轮“黑摩的”的发动机,都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淘汰产品。

  记者了解到,国内许多省会城市主城区内根本就没有“黑摩的”,只在郊区或城区边缘才会有三轮摩的,而通常城里不能去,如果去了城里,车就会被交警扣掉,根本要不回来。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