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2月27日讯 近几年来,七台河市新农村建设按照“整体规划,重点突出,市场化运作,逐步推进”的工作思路,加大对城中村、镇关村和个别偏远村搬迁工作力度。截至目前,全市已有9个村实施整村搬迁,其中鹿山村、京石泉村、红鲜村、曙光村、中心河村5个村农民已经入住新居,其他4个整体搬迁村已经完成拆迁工作。
偏远村实现向镇关村跨越。宏伟镇鹿山村、京石泉村地处全镇最偏远之地,距镇政府所在地60多公里,两村总户数为339户、1356人。其中京石泉村210户居民分散居住在3个自然屯,交通不便,村民出村只能乘坐农用拖拉机。鹿山村129户村民居住在长28公里的山村里。从2010年起,宏伟镇将这两个村向镇政府所在地搬迁,开发建设“山泉新苑”农民安置小区。一期工程总投资3000万元,采取市场化运作形式,由亿兴公司投资1983万元,农民只需交成本价每平米1300元。
中心河村是纯农业村,现有人口3500人、耕地74000亩。近年来,他们大胆尝试,以兴建农民公寓为突破口,加快新农村建设,在以平房为主体的村落里,建起了集中连片的楼房住宅小区。2009年以来,规划建设了农民公寓、村内道路、供水供热、排污排水等一系列小城镇建设精品工程,新建农民公寓45栋、21万平方米,入住村民2316户,辟建了3万余平方米集洗浴、超市、文化娱乐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商服楼;高标准修建水泥路两条、6000余米,安装路灯159基,修建供热管道8000余米等;区乡还匹配资金320万元,建设了占地2.3万平方米,集健身、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民公园。现在中心河村村民住楼房、用暖气、走水泥路、逛公园,小城镇建设让他们拥有了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
新兴区红旗镇绝大多数行政村都是城中村,由于历史和管理体制等原因,各村普遍存在着规划管理无序、布局结构混乱、垃圾成堆乱放现象。近年来,七台河市借助棚户区改造政策,对红旗镇搬迁条件适宜的东升、曙光、红鲜三个村进行整体搬迁,在七星花园小区为农民开发建设与市民一样标准的农民住宅小区。红鲜村建农民公寓3栋,回迁居民152户。东升村和曙光村作为棚户区改造建设区域,两村共336户村民,经过拆迁直接回迁七星花园小区,并在棚改中为两村设计预留办公场所各320平方米,现在村民已经全部回迁,搬进环境优美的农民公寓。
城中村改造后,农民搬进了楼房,增强了文明意识,解决了他们居住、出行、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问题。城中村改造,推动着城中村村民向市民转变。万宝河镇万宝村全村居住农户345户,东临万宝水库,依山傍水,环境优美。2010年10月聘请上海同济规划设计院对万宝村整体改造进行了全面规划设计,设计风格完全仿照欧洲建筑风格,新建小区现命名为英伦小镇。目前,旧房拆迁工程已经结束,正在进行土地平整。预计到明年10月末,一个纯欧洲风格的宜居小区——英伦小镇将在万宝湖畔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