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13日讯 进入夏季以来,牡丹江市施工项目日益增多,尤其近日进入夏季高温阶段,造成地面干燥、扬尘现象严重等问题,市民户外生活舒适度大幅下降。对此,市环卫部门加大对路面的水洁力度,每天为路面多次“洗澡”,净化城市环境,为牡丹江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工作提供坚强的环境保障。
给路面“洗澡”初步实现“净路面”
利用机械给路面进行清洗是夏季清扫作业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牡丹江市大型保洁清扫工具的应用,路面整洁度得到了有效提升。
为了提高清洗质量,环卫部门实行定人、定时、定标、定车和定则工作制度,对于清洗过程中的作业质量问题,由相应的部门和责任人负责。同时,整合现有的机械清理力量,根据既定路线合理编组作业车辆,每组车队至少配置一台高压冲洗车、两台大型洗扫车,非机动车道配备两台小型洗扫车。
7月12日,记者在太平路、西三条路等多个路段看到,每隔一个小时左右就有大型喷水作业车辆驶过。作业车辆的司机介绍,近段时间,他们的作业时间也由原来的两班16小时作业改变成三班20小时以上作业,按照由重点保洁路段到其他路段延伸,先主道后人行道的清洗原则,开展机械化道路“洗澡”工作。采取冲洗车对路面进行连续冲洗,将路面尘土、杂物冲至道路两侧,清扫车在道路两侧跟进的作业方式,对路面进行洗刷并将杂物吸走。初步达到路面见本色,交通标志线洁净如新,道路“湿度饱和,不见积水、无垃圾物”的效果。
自制袖珍水车 清理狭窄路段
记者看到,在机械清洗组作业完成后,路面的清扫人员就会立即对牙石下、人行道上的石粒、杂物进行清扫。
在大型清洗车辆无法进入的路面,如步行街等地带,环卫部门还采取自制水车,即电瓶翻斗三轮车装载密闭水容器,通过水泵加压,保洁人员使用水枪的方式对路面、果皮箱、垃圾桶、牙石进行细致化清洗作业。彻底清除牙石下积存的黄土、泥沙,人行道上的淤泥、油污。达到牙石、人行道、公交站台见底色,无油污痕迹、无泥沙的效果。
重点区域 微小垃圾10米内不超过5个
为了提高作业质量,市环卫处还专门成立扫帚队。扫帚队每组10-15人,全天候对各自区域的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小街巷进行反复清扫。对城乡结合部路段等卫生薄弱地区,在保证白天日常保洁的情况下利用扫帚队进行突击清理。保洁人员发现路面有带泥和遗撒情况,及时通报,配合机扫车辆进行细致化作业。对裸土地面路口、施工工地口及清淤地段进行死看死守、随时清理。
同时,环卫部门进一步提高保洁精细化标准,在公交站点、商场门前、学校门口、广场等地段人流量较大,重点加强针对微小垃圾的日常保洁工作,要求道路上10米范围内烟头等微小垃圾不超过5个。质监部门每天对街路清扫质量、安全作业实施全天无间隔检查,发现违章作业和质量问题立即纠正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