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28日电 2000年7月,全省启动了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2004年11月,实施了第二轮解困工程,5年来,1.6万多个帮扶主体单位的34.1万名党员领导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与31.2万名特困职工结成帮扶对子,共筹集资金6.9亿元,启动扶贫项目15.9万个,安置就业29.2万人,通过技术扶持、制定优惠政策和送温暖活动等一系列帮扶政策,使22.3万特困职工实现了脱贫,脱贫率达71.47%。
目前,黑龙江省各帮扶单位把立项和启动项目作为“一帮一”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不同形式,运用不同载体,加大项目启动工作力度。哈尔滨市开展了“启动帮扶项目月”活动,结对双方共同研究落实启动帮扶项目,帮扶干部积极协调为困难职工提供资金、再就业信息、技术等,做到被帮扶困难职工人人有劳动岗位、月月有劳动收入。
各级帮扶主体单位把“扶技”作为扶贫的关键环节,从根本上增强困难职工的脱贫解困能力。针对特困职工中普遍存在的文化素质偏低,缺乏一定劳动技能和再就业竞争力的现状,根据市场需求,广泛开展了劳动技能培训工作。佳木斯市组织各帮扶单位创建了创业孵化基地,组织经过培训的人员到孵化基地实践学习。目前全市经过培训的353名创业人员,分批到孵化基地进行了孵化。
为了及时解决城市特困职工存在的就业难、就医难、住房难、子女上学难等基本生活问题,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工作先从解决燃眉之急入手。大庆市由工会牵头成立了“大庆中学爱心基金会”,先后两次捐款2万余元,帮助50名在校特困学生完成学业。
在第二轮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中,各市地帮扶中心一方面积极帮助特困职工谋划、寻找脱贫致富出路,另一方面制定优惠政策,为特困职工开发脱贫项目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鹤岗市“一帮一”办公室会同工商等部门联合下发了《鹤岗市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优惠政策》,让政策惠及每一名特困职工。佳木斯、鸡西、大庆、双鸭山、黑河等市地也相继出台了优惠政策,为下岗失业特困职工从事个体经营、项目开发、上岗就业、就医以及子女上学等方面提供了一系列的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