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驻外办”可否办成民工之家?
2005-12-28 06:29:56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12月28日电 市民王占玉来电建议:“驻外办”可否办成民工之家?

  王建民死后,齐齐哈尔市驻京办很快介入此事的调查。参加调查的齐市驻京办负责人表示,他们将代表政府,和家属、律师一道与院方交涉;如果家属要打官司,他们将全力配合。省政府驻京办表示将“积极主动”维护“龙哥龙妹”的权利。这让人非常感动。

  后来媒体又报道了农民工在京城的生活状态:活累,钱少,平素不敢吃,有病治不起,大人受歧视,子女求学难……读到此,笔者突发奇想,如果我省和各市把驻京办办成农民工的家,为他们着想,为他们“维权”,“龙哥龙妹”的生存状态就会大大改善;所有城市的“驻外办”都这样做,农民工走到哪,“政府”出现在哪,受歧视的问题就会妥善得到解决,社会的进步、稳定、和谐,才有可能不被破坏。

  “驻外办”成为父老乡亲的“后台”,“办”出人情味,这样才不白办。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都是为人民服务的。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驻京办或“驻外办”没有不为家乡父老服务的道理。

  当然,“驻外办”的工作人员有限,农民工队伍又很庞大,服务也不能面面俱到,能在关键时候管管大事、难事、关键事,百姓就会很满意。平素,“驻外办”的工作必须有所改变,不能与来此打工的家乡农民工不来往,农民工来去要在这里登记,这里向他们提供招工用工等信息,介绍应聘的注意事项,帮助他们改善劳动条件、食宿环境,支持他们维权,帮助他们及时拿到工资等等。农民工有“驻外办”当靠山,“二等公民”的事就不会发生了。

  驻京办和“驻外办”是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其职能和作用尚无统一规定。王建民的死提醒我们,维护远走他乡的农民工的利益,也是政府的分内职责。中国老百姓很容易满足。农民工也不会有太高要求。愿“驻外办”从此成为农民工的朋友,愿农民工处处有“维权办”,愿中国处处都善待农民工。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