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幸福新村入画来 大同区林源镇新村新农村建设见闻
2008-01-03 11:19:20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杨忠 于忠斌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3日电 走进大庆市大同区林源镇新村,顿觉眼前一亮:一波波发展热潮动力十足、一股股文明新风扑面劲吹、一幅幅和谐画卷流光溢彩,新农村建设犹如一缕春风,让新村人的幸福生活像花儿一样绽放。

  腰包“鼓溜”了

  “全村固定资产1000万元,存款200万元,全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6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500元。”当了8年村支书的周庆堂笑着说。

  的确,村民致富像是在“较劲”,谁也不服谁,难怪好日子天天都“窜高儿”。新村特色品业万亩以上,六屯农民李忠义种了60亩西瓜,轻松揣兜10多万元。林地有1.7万亩,户均28亩,种出了生态效益攒了个“绿色银行”,那“储蓄”将是一笔巨额财富。

  村里有奶牛850头,来年至少1500头,“牛经济”的兴旺让新村人也彻底“牛气”了一把,大户高连才养20头奶牛,年赚个10万元,那是“小菜一碟”。

  这不,农闲了,新村的“闲人”也眼光向外,纷纷奔赴牡丹江、大庆等地外出“淘金”。20岁的黄彦清有手电焊技艺,月工资挣到1700元。眼下,500多村民外出打工,几个月就能赚150多万元“外快”。

  环境“阳光”了

  “做饭烟熏火燎,蚊子苍蝇乱飞,院子像个垃圾堆。”农妇姜昭书提起往日感慨万千。如今轻扭开关,沼气燃出蓝色火苗,不用烧柴干净又便宜,农家院清新利落。告别了秸秆遍地、炊烟袅袅、污物横流,新村500多户人家“点燃”了沼气化新生活。

  漫步新村,土坯房早已不见踪影,节能砖瓦民居错落有致。告别了泥土路,屯屯铺上了红砖路。有线电视普及率100%,电话普及率95%,建起了农民休闲广场。饮用自来水、学生学杂费、客车接学生,全免费。

  村民安居乐业,村官当他们的“主心骨”。“阳光议事”给新村的新农村建设带来了“阳光”,村干部说:实行“阳光议事”,大伙儿一块想办法,一起干事情,心齐力量大。

  在宽敞明亮的村委会,村务公开板占据了整个墙壁,上面有序地罗列着财务计划公开、债权债务公开、一事一议公开,账目甚至细微到了村委会的纸笔花销。去年,村委会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一致表决通过后,公开招标建设了畜牧综合服务站和机械化榨奶站。

  心气“旺盛”了

  冬日里,村委会东侧一幢“豪华”建筑里热闹非常。这就是投资150多万元建设的“六室一所”农民服务中心,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集展览室、广播室、活动室、培训室、洗浴室、计生服务室和卫生所于一体。

  月月有活动,季季有安排,常年不断线。依托良好的载体,新村相继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评比”、“农民文化大院”及“美在农家”等特色活动。建立了秧歌、棋牌、篮球协会,会员就有200多人,各协会会员编歌载舞,自娱自乐。

  村里建立了“文化读书日”、“邻里友好节”等活动日,创建了农民自己的“节日”,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俺们村一点儿也不比城里差!”感受着张张笑脸,新村人正快乐、幸福着生活。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