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哈尔滨市道里区太平镇打造公路网加快新农村建设
2008-01-04 10:53:37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王世义 蒙辉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4日电 平坦的白色路面以镇政府所在地太平村为中心,连通了九个村;跑在路上的“村级”公交车往来繁忙。在哈尔滨市道里区太平镇,新修的乡村公路使中心城镇的辐射功能极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村民坐上公交,享受了“城里人”的“待遇”。

  太平镇地处哈市西郊,距市区35公里。全镇总面积162平方公里,辖有9个村26个自然屯。居民8370户,3.03万人,耕地近10万亩。

  太平镇镇长汪秀晶介绍,2006年,太平镇被定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镇。为了发展经济,他们在引进润峰食品公司、五洋食品有限公司的基础上,2007年,引进了一个投资1.2亿元的马铃薯脱毒项目,目前已经完成了选址及规划设计,成功地打造出产业龙头;他们以农业生产基地、园区建设为突破口,着力加快了奶牛、蛋鸡、蔬菜、棚室、早玉米、两瓜、食用菌等基地建设步伐;建设了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的现代农业展示园区,一期工程新建高科技、高标准温室6栋,大棚12栋,全部实现了节水灌溉;引进了嫁接香瓜、草莓、美国红提、日本樱桃、水果胡萝卜等高科技含量的新品种5大类,均取得了较好收益;以旅游业为牵动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年产值实现3.4亿元。为解决过去公路差制约经济发展的现象,两年来,他们大力改造公路实现通村公路硬化铺装35公里,村屯巷路45万平方米。

  据统计,两年来太平镇共计投入资金2.76亿元用于新农村建设,其中用于农业4074万元,工业1.36亿元,道路、能源、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7270万元,社会事业2712万元。

  记者沿着平坦的公路,从太平村来到立功村。

  一进村,就见一个村民用铁锹铲地上的牛粪。同去的太平镇镇长汪秀晶说,他是镇里“领工资”的,镇里统一管理清洁工,不给村里增加负担。被确定为新农村建设试点以来,太平镇实行了“五改”,即改路、改水、改厕、改房、改围墙,使农村居民真正实现了“走平坦路,喝干净水,用清洁灶,上卫生厕,住整洁房”。

  记者来到立功村89号刘桂芹家。她说,自从新农村建设以来,村里新修了公路,家家都用上了沼气,居家过日子十分方便,收入也增加了。老两口种了几亩饲料地,养殖加上打点工,两人年收入超过2万元。

  邻村太安村近几年来,以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集体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业基础地位、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重点,把一个贫困落后的村子,建设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先进村。全村现有奶站、砖厂、沙场、航港度假村、畜牧养殖公司等集体企业7家,年创产值5000万元,纯收入200万元左右。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