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自主创新撬动新一轮大发展
2008-01-26 10:19:31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彭溢 陈渌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26日电 “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由主要依靠物质投入推动经济增长转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不仅集中谈到自主创新,而且在各章节中都渗透了科技内涵。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灵活运用科技这一撬动经济发展的杠杆,为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来自黑龙江省科技战线的代表、委员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真知灼见。

  调整思路研发成果转化两手抓

  “要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增长,就需要有大量适用的科技成果。”省政协委员、省科技厅副厅长潘忠说,黑龙江省在建设创新型省份的过程中,不论是建设六大基地,发展区域经济,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每向前走一步,社会对科技的需求就成倍增长,这些产业的发展都需要源源不断的科技成果来支撑。

  一个问题凸现出来——科技成果储备告急。潘忠说,现在,来自各方面的大量资金都投向了科技成果转化阶段,省科技厅的经费构成比例中产业化阶段的资金也占据大头。相比之下,对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的投入不足。尽管黑龙江省科技成果产出量连年上升,但与巨大的需求相比仍然捉襟见肘,不但数量少而且水平低、成熟度差,难以满足买方市场的需求。民营企业和改制后的股份制企业对科技成果的需求也呈上升势头,他们已经采取聘用高端科技人才,或与研发单位共建实验室等手段将寻求科技成果的位置前移。

  科技管理部门如何应对这种变化?潘忠认为,必须适当调整工作思路,工作重心应从注重科技成果转化转向研发和成果转化两手抓。一方面,将科技部门掌控的资金,更多的调配到技术创新阶段,用于改善科研条件,构建技术创新体系,提高研发能力方面,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更成熟的科技成果;另一方面,构建促进科技成果迅速转化的机制、平台,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科技成果转化阶段。

  引领作用“顶天立地”搞科研

  在自主创新撬动新一轮经济的大发展中,科研机构肩负着“骨干和引领作用”。但在部分科研院所,科研人员们有着些许无奈。省政协委员、哈尔滨铁路局减速顶调速系统研究所高工鲍卫平说,在一些实力薄弱的科研所,科研并不是第一位的,领导想得更多的还是如何按月给职工发出工资,缺少对市场和国内外需求的准确把握。

  日前,坐落在黑龙江省的国家级研究所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第四次蝉联国家科技奖,并成为我国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排头兵”。自主创新的研发路,他们走得铿锵有力。省政协委员、哈兽研所长孔宪刚说,这与哈兽研多年来一直秉承“顶天立地”的理念开展科学研究分不开。2003年,禽流感在我国爆发,而哈兽研人高瞻远瞩,早在1983年就投入了该疫病的防治研究。他们近二十年的技术储备,使我国爆发禽流感后仅用50多天就全面控制了疫情,国际卫生组织认为这在国际上是一个奇迹。孔宪刚说,自主创新首先要立足省情、国情,解决国民经济发展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哈兽研连续四年获得的四个国家科技奖项目都是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这就是“立地”。“顶天”是利用我们的科技资源,赶超国际前沿,争取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顶天立地”也是省科技厅在考量支持项目时的重要标准。潘忠说,今年科技部门在确定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支持项目时,将请相关行业最权威的专家论证项目的可行性,然后选择最好的单位进行实施。

  培育名牌开展科技合作招商引企

  “企业是科技人员开展自主创新的舞台。有实力的企业越少,就意味着科技人员开展自主创新的空间越小,就有可能出现‘创新空洞’现象,使成果研究与应用脱节、成果转化与市场脱离。”潘忠说,应加大科技合作招商引企力度,结合黑龙江省资源开发和技术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合作招商引企。比如,针对高档焊接产品规模生产与开发,要重点依托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引进具有较强生产能力的企业,合作开发,替代进口;针对市场缺乏绿色环保建材用胶、涂料等,发挥省石化院高分子材料研发优势,引进相关企业,联合研制开发新型绿色环保建材;依托佳木斯年产3万吨海绵钛生产加工基地,支持佳木斯建设钛合金产业科技园区,引进钛合金精深加工企业,形成优势产业,带动地方发展;在支持黑河俄电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方面,以黑化集团等企业为依托,引进工业硅生产及加工技术优势企业,进一步研究开发工业硅生产用木炭的替代技术,研制生产有机硅及太阳能电池板用多晶硅,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省人大代表、大庆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李振国也表示,要积极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选择有实力的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培育名牌产品、拳头产品,大力培育对外贸易骨干企业。争取引进3至5家世界500强企业或著名大公司、大企业入区开发建设项目或建研发基地。

  工大月球车原理样机研制成功。记者苏强摄(资料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