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一场车祸导致家庭破碎 翁婿间竟对簿公堂
2008-04-13 08:20:24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刘健 金镒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13日讯 2008年3月10日,方正县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审理了这样一起案件,原告:邵贵发,杨秀梅夫妇,被告,石景波的代理人,朱忠海。这几人之间除了原被告的关系外,曾经还有着一份亲属关系,但如今双方却几近陌路,造成这种局面的是一个因车祸意外去世的人邵丽萍,她是原告邵贵发夫妇的女儿,同时也是被告石景波、朱丽红夫妻俩的弟弟朱忠海的妻子。是什么原因让关系这么近的一家人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呢?

  一场事故导致家庭破碎

  这起交通事故的被害人叫邵丽萍。据邵的父亲讲,十年前孩子从护校毕业后分到腰岭农场,虽说邵丽萍只是一名护士,但这依然是一份让人们羡慕的工作,转眼间邵丽萍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邵贵发夫妇开始为女儿寻觅如意郎君,可事情却偏偏不尽如人意。原来女儿自己认识了比自己年龄还小的朱忠海,而且还没有正式工作。对于这段感情,邵丽萍的父母当然提出了反对意见,可接下来发生的事却让他们只有选择接受。

  虽然父母反对,但邵丽萍依然与朱交往,并怀上了他的孩子。2001年4月,邵丽萍与朱忠海办了喜事,7月末,两个人的女儿诞生了,与老人间的隔阂也随着这个小生命的到来逐渐地化解了,平静的家庭增添了许多乐趣。

  朱忠海一直为姐姐朱丽红和姐夫石景波打工,2005年姐夫又买了几辆往返于方正县及宾县的大客车,于是朱忠海当起了跑线的司机,可这就需要他住在宾县,考虑到两地分居的不便,在姐姐朱丽红的劝说下,邵丽萍也放弃了自己的工作,来到了丈夫的身边。于是朱忠海、邵丽萍夫妻开始为朱忠海的姐姐打工,朱忠海当司机,邵丽萍做乘务员,天天往返于方正与宾县之间,而照顾孩子的重任就落在了邵贵发夫妻俩的肩上,不过这样的生活只持续了短短两年的时间。不幸发生在2007年11月25日上午10时,邵丽萍在高速公路遭遇车祸,经抢救无效不幸身亡。很快方正县交警队做出了事故认定,肇事大客车负事故主要责任,朱忠海在高速公路停车下客违反规定,负事故次要责任。

  赔偿争端让亲人成为陌路

  朱忠海曾向岳父保证过,所有的赔偿金都要给岳父。人死不能复生,为了尽快让邵丽萍入土为安,赔偿的事自然而然就放到了一边,可让邵贵发夫妻俩意想不到的是,丧事刚办完,说好的事都变了。

  处理完后事以后,邵的父母一直在等待女婿把赔偿款拿过来,可是一直没有消息。后来才知道他们早就签订了和解协议。协议约定,肇事大客车承担70%责任,赔偿15.6万余元,朱忠海及雇主石景波赔偿6.7万余元。丧葬费8000余元。后来邵贵发夫妻俩再次来到方正县找到朱忠海及其姐夫,也就是雇主石景波,希望能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车主石景波告诉他们本来赔偿是没有他们的份,但看在邵贵发是朱岳父的份上给3.5万元。邵贵发又追问女婿,朱告诉他们要给老人10万元赔偿金。有了女婿朱忠海的承诺,夫妻俩放心了,回到靠山林场后再一次开始了等待,可到了说好的时间,朱忠海并没有按照承诺送来赔偿金,夫妻俩疑惑了,于是只好又一次来到方正,可这一次却让他们彻底的寒了心。女婿朱忠海来了个避而不见,雇主石景波的态度又非常蛮横,夫妻俩看到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只好选择了诉讼。

  究竟谁是继承的主体

  在方正县人民法院,双方进行了激烈的法庭辩论。争论焦点之一就是原告邵丽萍父母是否是适得主体。朱认为邵父母有经济能力,而且也不是和他们夫妻一直生活在一起的,不应该以家庭成员的身份来获得赔偿。但邵贵发夫妇的律师认为他们是死者的近亲属,按照赔偿权利人的规定是有这个权利的。

  双方争论的另一个焦点就是朱忠海是否有权签订和解协议。朱忠海的代理人主张朱有这个权利,因为他是死者丈夫根本不用授权或委托而且合同签订真实有效。而邵贵发的代理人则认为,赔偿权利人是死者的父母、丈夫和女儿共4人,应共同去谈和解。如果没有授权、没有追认就是无效的。

  和解不成等待判决

  既然23万余元的赔偿款已经到了朱忠海的手里,那么这笔钱究竟该如何分配呢?一位法律界人士在分析此案时说,按照民法的相关规定,这23万元的赔偿金,其中孩子抚养金5万元,剩余18万元分四份,死者的丈夫朱忠海、孩子和死者的父母邵贵发夫妇。

  在庭审中,主审法官对双方进行了调解。邵贵发夫妇坚持要求至少10万元的赔偿金,而朱忠海表示只能支付5万元。既然双方无法达成和解,就只能等待法院的判决了。

  案件走到今天,想必原被告双方的感情已经无法修复,但毕竟还有一个人作为纽带在连接着双方,那就是邵丽萍与朱忠海的女儿,而这个只有8岁并且患有先天性白内障的孩子,在案件中也起着关键的作用。案件的当事人双方都表示用这些赔偿金来给孩子治病,其余的钱也要都花在孩子身上。

  原本至亲的一家人,如今却对簿公堂,如果邵丽萍真的泉下有知的话,相信她决不愿看到这种场面的出现,其实双方未尝不可各做让步,共同寻找一个解决的办法,因为钱无论归谁,孩子的将来毕竟是双方共同的希望。

责任编辑:邱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