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立交桥可缓解交通拥堵。记者鲁明摄
东北网1月23日讯 三环路位于城市边缘,是沟通道里、道外、南岗、香坊、松北五个区并通江北的城市快速路,其中除化工路、电碳路、新山街,以及龙江电工厂地区内的路网可加以改造利用外,其他地段均为新建道路。沿线与哈大、哈黑、哈伊、哈同、哈城、哈阿、哈五、京哈、哈双南、哈双北、机场高速路等出城公路相交,并需跨越铁路正线五条、专用线三条及马家沟、何家沟、信义沟和松花江。
三环路建成后将分流车辆缓解拥堵
究竟三环路的建成能给哈尔滨市交通带来哪些变化,会在多大程度上缓解交通拥堵状况,记者今天采访了哈尔滨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秩序处负责人。
据介绍,受哈尔滨市现有路网结构的制约,二环路已经无法满足市区内超饱和的交通流量,而哈尔滨市率先建成使用的四环路,却无法对城区内的交通拥堵带来太大的帮助。因为市区车辆不会绕远去走四环路,而且四环路还会对过往车辆收费,这就更加制约了车辆选择该路段行驶的理由。在这样的交通现状下,哈尔滨市骤增的车辆对三环路的需求就显得更加重要。
因为没有三环路,大多数过境车辆只能从哈尔滨市中心区穿行,这无疑增大了市区的交通压力。如果三环路建成投入使用,那么哈尔滨市中心区的企业、货站、物流中心等都会随之外移,自然就减少了市区的巨大交通压力。而且三环路周边企业形成规模后,相关的居民区、商业区、客运站也都会向市区外移,城区车辆自然大范围分流,堵车现象将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
业内人士表示,解决哈尔滨市堵车,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一靠三环路、二靠地铁,但地铁施工期较长,有关部门应着手抓紧对三环路的建设施工,以尽快让哈尔滨市交通不再梗阻。
三环路江北段已经基本竣工江南段今年招商引资
对于不少市民期盼的哈尔滨市三环路的建设情况,22日,记者从哈尔滨市建委了解到,目前,哈尔滨市三环路江北段已基本竣工。今年,将对三环路江南段进行招商。
据了解,三环路全长66.25公里,分为西线、南线、东线和北线等4个部分,连接哈尔滨市道里区、南岗区、道外区、香坊区及松北区5个行政区、10个开发区或出口加工区。主要工程包括建设两座跨松花江特大桥、9座大型互通立交桥、3座高架桥、7座铁路跨线桥或下穿地道、7座路线桥、60座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桥。三环路设计为城市快速路,行车速度为80公里/小时,道路横断面为四幅路。
22日,哈尔滨市建委副主任郭立杰告诉记者,目前,哈尔滨市三环路江北段已经基本竣工,三环路江南段除哈阿立交桥外,其余工程尚未开工。今年,三环路江南段将进行招商引资。
专家为拥堵开方
哈尔滨市交通拥堵的成因较为复杂,解决的方法并不是单一的答案。有的专家认为,重新规划布局路网结构可解决冰城堵车;也有的专家认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可让更多的人放弃开车,缓解交通压力;还有的专家认为,及时清冰清雪,可让车辆在城市的道路上跑起来……22日,多位专家纷纷为冰城交通拥堵开出了“方子”。
科学规划合理的路网结构
刘宝义:增加主干道数量
哈尔滨交通局高级工程师刘宝义分析认为,目前,哈尔滨市交通出现的交通拥堵,主要受哈尔滨市历史遗留的路网结构制约。哈尔滨市的路网被铁路和“一江三河”(松花江、马家沟、信义沟和何家沟)分割,道路的相对可达性较差。比如,连通道里区与道外区的街路只有4条,实际上真正能达到有效通行的只有友谊路、田地街和石头道街,而从江南到江北只有公路大桥一条道。按照城市路网设计规划要求,每隔1.5-2公里之间就应有一条主干道,而哈尔滨市目前的主干道数量却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重新规划建设哈尔滨市的道路,改变哈尔滨市的路网结构势在必行。
赵永平:构建立体式交通
黑龙江工程学院赵永平教授说,哈尔滨经常出现交通拥堵和堵车,主要原因是主干道上的平交道口太多,中心区交通已经无法满足骤增的机动车通行的需要,路面上的车行速度上不来,就会造成交通拥堵。以南岗区的李范五花园转盘道为例,无论是早晚上、下班高峰期,还是下雨、降雪的自然天气,李范五花园转盘道都会堵车,同时造成附近的文明街、文府街、文昌街等街路出现交通拥堵。而在李范五花园转盘道设置信号灯的做法,根本就是“治标不治本”。
赵永平建议,最好横跨李范五花园转盘道建跨线桥,这样形成立体式交通,可以有效缓解市中心的交通压力。
“公交优先”,何时优先?
蒋明远:确保专用道畅行
哈尔滨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员会委员蒋明远认为,如果大家都乘坐公交车出行,可以极大限度地缓解路面的拥堵现状,然而一直倡导的“公交优先”却形同虚设。
蒋明远建议,公共交通专用道就是为公共汽车使用,而不允许其他车辆行驶的车道。其目的在于给公共汽车较高等级的专用权,提高公共交通车辆的行驶速度,缩短运行时间。要使公共交通专用道发挥应有的作用,不仅要有相应的配套设施,在管理和使用上也需要制订合理的政策措施。对于侵入公共交通专用道的车辆要进行处罚,同时,要采用有效的、经济的分隔方式将公共交通车辆与其他车辆分离,以保证公共交通专用道的畅行。建议交警部门对占用公交车专用道的车辆进行严管、严罚。
高金鹏:优先还需财政扶持
省政协委员高金鹏建议,公共交通应属于公益事业,而不是营利单位,只有司乘人员的待遇提高了,就会在提高服务上下功夫,老百姓就能够得到优质的服务。此外,城市的公交要想大力发展,财政部门应给予大力的扶持。他还建议,发展支线网络的交通,建立良好的换乘系统。适度发展小运量便捷公交,使公交服务覆盖至门前街巷。建立合理的公共交通运营机构,确保公共交通能保持长期的高质量和可靠的服务水平。
解决“清雪易清冰难”现状
刘宝义:清冰更应及时
哈尔滨市交通局高级工程师刘宝义认为,哈尔滨市相关部门能够做到以雪为令,将路面积雪及时清理,但从现行的效果来看,街路冰雪得到了清理,但道路湿滑的问题并未解决。此外,哈尔滨市车辆使用的都是乙醇汽油,车辆尾气中的水汽滴洒在路面上,形成了一层薄冰,也造成车辆行驶艰难并造成交通拥堵。
刘宝义建议,大雪过后,不但要及时清雪,还必须及时清冰,这是解决城市道路拥堵问题的关键。清冰雪时不能留死角,同时解决街路排水系统不畅问题,让雪融化后雪水及时排走,避免淤积在路面上结冰。另外,建议哈尔滨市车辆在冬季减少使用乙醇汽油。
陈国民:清冰讲点科学
据哈尔滨市城管局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办公室主任陈国民介绍,每次降雪后,主要先清理一、二类街路,环卫工人通常会清理干净,也不会结太多的冰。而今年降雪周期比较密集,路面积雪无法得到彻底清理,残余的积雪被车辆碾压后而结冰。环卫部门也考虑过清雪后及时清冰,但清冰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依靠人力,且工作量特别大。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多组织人力及物力,重视起冰城街路的清冰工作,并尽快摸索出一套科学有效的清冰方法,做到既有效率效果又不破坏街道的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