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2008年全省消费者投诉热点:种子、农药、化肥、苗木
2009-03-15 06:50:06 来源:东北网  作者:顾硕 邵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14日讯(记者顾硕 邵奇)我省是农业大省,农民人口多,文化水平相对普遍较低。农村消费者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淡薄,加之获取信息渠道不畅,成为最容易受侵害,最为脆弱的消费群体,受到损害后往往损失惨重,处境艰难,甚至倾家荡产。据了解,2008年我省种子、苗木、农药、化肥的投诉为100件,占农用生产资料类投诉的18.5%。

  主要问题

  劣质种子、农药、化肥、饲料大量存在,种子不纯、质量不好,造成大面积减产,农民反映强烈。

  产品使用说明书不规范,有的只写产品功效,对产品禁用范围、可能造成的危害、限用条件等含糊其辞,误导农民。部分农资产品无使用说明书,或说明书看不懂,影响正常使用,甚至引发意外事故。

  销售渠道问题多,有的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有的更换包装、更改厂名、含量、生产日期。

  发布虚假致富信息及购销合同诈骗,利用农民急于脱贫致富的心理,大肆发布专利技术转让、快速养殖获利、产品保证回收的虚假广告,骗取农民的血汗钱。

  案例

  2008年8月8日七台河市消费者协会接到勃利县小五站镇大六村六户瓜农投诉,反映他们购买的由七台河市新兴区王红种子商店经销的“奥霸919”西瓜种子种植后出现大面积减产,长出的西瓜严重畸形,无法上市销售。经七台河市消费者协会组织专家现场调查认为,该品种的西瓜种子属于未经区域试验的种子,该品种的西瓜种子不适合当地种植。经七台河市消费者协会调解,由经营者赔偿六户瓜农各项损失三万元。

  消协提示

  有关部门要对农资生产经销企业加大监管力度,并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消费者举证难、鉴定难、投诉难的问题。

  农民购买农业生产资料,要货比三家,提高鉴别能力,不要图价格便宜而购买“三无”或质次商品,避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农民购买农业生产资料要索取信誉卡,出现问题要保留好相关证据。

责任编辑: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