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25日讯 宁安市文庙社区按照“积极探索,创新实践载体,努力办成示范点”的总体思路,统筹谋划,深入实践,从满足社区居民服务需求入手,全力打造“七站一家”,推动社区服务上水平,使社区居民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丰硕成果。
一是建设服务居民的“阳光驿站”。整合社区志愿服务资源,成立了社区阳光志愿者协会文庙社区分会,从党政机关公务员、社区党员、离退休人员、社区居民、私营企业等社会各界公开招募志愿者636名,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及居民的所需、所求开展各种志愿服务。学习实践活动以来,有880多人次的志愿者参与了保护母亲河、“城乡洁净工程”、净化楼院小区、党员治安巡逻等大型志愿活动5次,开展了“一帮一”、“多帮一”捐资助学和扶贫解困志愿活动17次,结成帮扶对子25对,捐助资金12万元,使15个特困家庭、残疾人家庭和贫困中小学生得到救助。
二是建立服务和关爱弱势群体的“爱心驿站”。建立“爱心档案数据库”,登记社区下岗职工、低保户、残疾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和特困家庭信息,建立“劳动用工信息库”,提供就业指导和帮助,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目前,有89人次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成立社区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站,为5名80岁以上的老人、4名空巢老人提供了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医疗救助服务。截至目前已有180多户社区居民和家庭得到帮助。
三是建立解决居民实际困难的“服务驿站”。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服务理念,积极为居民群众办好事、做实事、解难题。针对文庙二区房产楼下水堵塞、停水状态,社区党委多次到建设局、排水公司找负责同志进行协调,最后确定由社区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帮助收钱来维修,使下水堵塞问题得以很好地解决。目前社区共组织开展为贫困居民送温暖6次24户、为城市居民办理基本医疗保险941人、为城市低保居民办理了廉租房住房补贴169户,为育龄妇女送健康40余人、为年老体弱老人体检54人次。
四是建立服务居民医疗的“健康驿站”。整合社区医疗卫生资源,在宁安市眼病专科医院和麒麟大药房成立了社区医疗服务站,在眼科、五官科、化验、B超收费上享受50%优惠,牙科收费享受20%优惠;在古塔大药房、天龙大药房等四家大药房成立了社区药品服务站,在部分药品上居民可享受5%—20%的优惠。同时,组织社区志愿单位大连社康服务公司对社区居民进行免费检查和义诊,使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了缓解。
五是建立服务居民文体活动的“快乐驿站”。充分利用江滨5万平方米的中华园健身广场、江南体育场、居民小区活动室等场所,组建了社区老年秧歌队、星光艺术团、社区门球队、太极拳协会、羽毛球协会等文体活动队伍,开展太极拳、太极剑、羽毛球、健身舞、东北大秧歌等体育活动,举办了2期主题为“践行科学发展观、共建和谐新社区”的文艺汇演,丰富了居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六是建立服务居民提高素质的“学习驿站”。建立了社区阅览室和社区居民书屋,图书种类包括文学、历史、小说、法律、科教、技术等9大类,藏书近5000册,全天向居民敞开学习的大门,为居民增长知识、提高素质提供了方便条件。根据居民就业需求,与市劳动局联合开展了“下岗失业人员技能培训大会”,有240多人参加了培训,为下步就业和再就业打好基础。
七是建立服务社区稳定的“和谐驿站”。建立民意意见箱,定期收集民意并及时向居民反馈处理意见。定期召开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听取居民意见和请求,解决居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建立社区警务室,成立由41名离退休老党员组成的社区义务治安巡逻队,维护居民小区内的治安环境;建立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医保工作站、司法工作站,解决实际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区和谐稳定。以楼院小区为单位,组织居民开展“邻居节”、“和谐楼院”、“和谐小区”、“和谐家庭”活动,引导居民互帮互助、互敬互爱,共育邻里亲情,营造和谐共建的氛围。
八是建立服务社区党员的“党员之家”。深入贯彻和落实“先锋工程”,开展党员“安家工程”,为下岗失业、外地流入党员“安家落户”。同时,定期开展党员培训,为老党员过政治生日,走访慰问特困党员,开展党内“一帮一”扶贫解困活动,使党员切实体会到社区就是我的家。在社区老年秧歌队成立了党支部,支部成立的第三天,就有2人提出要加入党组织,来圆她们入党梦。组织有活动能力的党员加入志愿者协会,参加志愿者活动,通过组织党员认领服务项目,设立“党员先锋岗”、开辟“党员服务区”、开展“党员奉献日”等活动,为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