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大豆种植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 产量有望实现1000万吨
2010-12-03 10:21:18 来源:东北网  作者:王蕊 吴萌 梁镌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龚振平接受东北网专访 。东北网记者 王蕊摄

  东北网12月3日讯 (见习记者 王蕊 吴萌 记者 梁镌文)“我国是粮食大国,对大豆的需求呈持续增加的趋势。在有限的土地种植面积上,提高单产是唯一途径,而科技则是最好的手段。”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农艺师、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龚振平教授在接受本网专访时说。

  龚振平表示,目前我省科研力量雄厚,东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省农垦科学院等多家科研院所都在从事大豆研究。近年来,省里的科研机构不断推出高油、高蛋白的优质品种,像“东农47”、“东农46”含油量都很高,比普通品种可提高含油量1-2个百分点。近年来,我省全面推进了“垄三栽培”种植模式,并相继推出了“深窄密”、“大垄密”新模式,可提高大豆10-20%的产量。另外,如果根据不同地块,把施肥的时间和总量掌握好,至少有10-15%的增产空间,目前东北农业大学在这方面的研究已卓有成效。

  “目前,除了要注重品种、栽培技术、科学施肥外,我省应该尽快实现标准化作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势在必行。应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集成组装,马上形成技术成果,投入生产,改造现有的技术水平。”

  龚教授认为,从全省来看,如果把农田都配上了灌溉设施,再加上生产技术成果的有效使用,亩产量至少能从130公斤提高到200公斤。目前一些地块高产典型已突破250公斤,甚至达到280公斤。按照这个潜力,在总播种面积不变的情况下,黑龙江大豆的产量有望实现1000万吨。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