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18日讯 为了补充哈市现有出租车运力的不足,哈市交通部门正在考虑借鉴乌鲁木齐的经验,在保证现有出租车司机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吸纳社会车辆加入出租车市场,从事出租车运营。这是记者在今天哈市出租车管理处召开的车辆违法违规高发企业经理培训会上了解的。
进入冬季后,遇到空出租车对很多市民来讲是件“奢侈事”,即使合乘遇到同路人也是难事。一些出租车趁机挑客或强行拼客,人多的不拉,路不好走的不拉,许多乘客不得不看司机的脸色。尤其近段时间以来,哈市气温低,在一些街路的交叉口,时常能看到市民跺着脚、捂着耳朵向远处张望,只要过来一辆出租车,不管是不是空车,都挥手叫车,然后哈着腰问司机“哈站去吗”、“道外走吗”、“道里顺路吗”。如果碰到顺路的,如同捡到宝一样钻进车内,更不忘说一句“冻死我了”。如果没有遇到同路的,就继续与寒风做斗争,这个路口不好打车,就换下一个地点,实在不行,同一伙的人分散在几个位置分别打车。有人戏称:“今冬最幸福的事情是出门能打到出租车。”
据哈市出租车管理处处长徐静波介绍,近几年来,随着打车市民的增加,现有的出租车运力已经无法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入冬以来,因为天气寒冷,哈市近60万辆机动车在行驶时等于一起在路上“浇冰场”。出租车行驶缓慢。在非冰雪路面情况下的每天行驶390公里降至目前的230公里,车辆有效里程利用率降低,间接导致出租车运力下降,160公里的“路程差”需要7000台出租车的运力才能补充。春节将至,外地来哈市购物的人增加,出租车需求量加大。综合几种因素,导致市民打车更加艰难。
在出租车运力不足的情况下,一些私家车趁机加入了拉客的行列。记者从哈市交通综合执法支队了解到,在他们查处的黑车中,大部分是长期从事非法营运的专业“黑车”,但也有少数的私家车司机是在上下班的途中临时拉脚捎客的。一些市民表示,区别于长期从事非法营运并对乘客安全构成威胁的黑车,如果私家车只是在顺路的情况下捎带乘客也不失为一种解决市民出行难的方式。多年前,哈市的公交车行业在车辆不足的情况下,曾采取过用通勤车临时捎脚的方式。
徐静波处长表示,入冬以来,哈市交通局通过增加运力、整顿交通秩序等方式来缓解市民出行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还不能完全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在保证现有出租车司机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哈市正考虑借鉴乌鲁木齐的方式,用社会车辆补充出租车运力的不足。但是,哈市有自己的季节和市场特点,冬、夏季出租车需求多,春、秋季需求量少,如何选择、调配和管理社会车辆,社会车辆是暂时性营运、阶段性营运还是长期性营运,都是需要仔细斟酌的。
去年11月份开始,哈市出租汽车管理处开展了为期4个月的治理整顿以及专项考核。17日,出租车管理处对企业排名靠后、车辆较多、违法违规率高发、名次有所下滑的企业负责人集中培训,3家新上车企业的负责人列席旁听。
背景链接:
为解决打车难,乌鲁木齐市500多个社区开展吸纳社会车辆从事出租车营运报名工作。新增出租车经营使用权不流通,实行公司化经营管理。按照要求,报名者年龄在18周岁以上60周岁以下,具有乌鲁木齐城镇、农村常住户口,零就业家庭或是下岗、失业、无业,且有3年以上驾驶经历。加入车辆须是2008年1月1日以后出厂,车况良好,无交通肇事造成的损伤,无违法违规记录,并于2010年12月31日前在乌鲁木齐市登记落户的1.6升排量以上、核载5人的小轿车。对申请的人员,将按照行业标准进行国家法律法规、安全营运、优质服务等培训,经考试合格后取得从业服务资格证。人员及其车辆实行统一管理,以收购或挂靠方式经营,出租车经营使用权归企业所有,车辆产权归企业或个人所有。企业负责统一安装营运标志标识,与公安车管部门联系,将原车号牌变更为出租汽车专用号牌,并将车身颜色统一为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