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16日讯 据国家统计局哈尔滨调查队对500户城市居民家庭抽样调查显示,2010年哈尔滨市居民哈尔滨市人均食品消费支出4647.4元,同比增长10.0%,恩格尔系数为33.3%,同比回落0.9个百分点,为哈尔滨市历史最低点。哈尔滨市市民吃得更加营养,蔬菜类和干鲜瓜果类消费支出增加,对身体无益甚至有害的膨化食品等消费支出下降。
据调查显示,肉禽蛋水产品已经成为居民家庭餐桌上不可少的主菜,受今年肉禽蛋价格大幅上涨影响,人均消费支出1301.9元,增长6.5%,占食品消费支出比重28.0%。其中:人均蛋类消费支出113.8元,增长12.6%;肉类消费支出804.9元,增长6.3%;禽类消费支出124.9元,增长3.3%;水产品类消费支出258.3元,增长6.0%。
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节奏日益加快,购买熟食或在外用餐次数增多。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哈尔滨市居民人均在外饮食服务支出861.8元,增长10.9%。
蔬菜类和干鲜瓜果类消量增加。2010年哈尔滨市居民人均蔬菜消费支出496.6元,增长24.1%。人均干鲜瓜果类消费支出472.6元,增长20.7%。在干鲜瓜果消费支出中,人均消费鲜果41.2千克,增长0.6%,人均消费鲜瓜19.9千克,增长39.7%。
人均粮油类消费支出696.0元,增长12.7%。虽然粮油价格不断上涨,但居民主食摄入量下降,使粮油消费量有所减少,人均大米消费量41.2千克,下降4.1%,人均面粉消费量20.6千克,下降10.2%,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费量12.5升,下降10.7%。
2010年,我国食品安全机构在部分人造奶油、饼干、蛋糕等食品中,检测出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反式脂肪酸),向社会公布后,对糕点、奶及奶制品销售产生一定影响,人均糕点、奶及奶制品消费支出269.6元,下降5.1%。
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饮食。膨化食品等零食对身体无益,甚至有碍健康的事实,逐渐被人们认知,人均其他食品类支出80.8元,下降7.4%。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是衡量居民生活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系数越高,生活质量越低。2010年哈尔滨市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3%,同比回落0.9个百分点,是“十一五”时期最低点,也是哈尔滨市历史最低点,说明哈尔滨市居民生活水平有了新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