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今年八举措惠民生
2011-02-27 08:39:26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戚泥莲 樊金钢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新闻网讯 “这个大屋我们老两口住,这个小屋儿子住,地板是新铺的,屋子可暖和了……”兔年春节,刘志芹一家是在回迁的新房中过的。刘志芹一边带着记者参观50多平方米回迁房,一边告诉记者,拆迁前他们一家四口就挤在一个17平方米的小屋里。屋子冬天冷,夏天漏,屋外更是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生活环境十分恶劣。买房子,是像他们这样的棚户区居民遥不可及的梦想。是政府的棚改优惠政策,让他们圆了住房梦。

  为让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满意更幸福,哈尔滨市近年来千方百计惠民生。特别是2010年,全市实施惠民行动项目60项,投入317.8亿元,是上年的近2倍。

  群众福祉无止境,惠民脚步不停歇。2011年,哈尔滨将在八个方面着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确保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2%以上。在促进农民增收上,重点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务农收入,拉动农民收入增长3%以上;通过实施“百万农民进城镇”和“百万农民工培训”工程增加务工收入,使农民人均劳务收入达到2400元;在促进职工增收上,重点是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在去年将标准由650元提高到840元的基础上,再提高15%。在促进低收入困难群众增收上,城乡低保标准提高12%以上,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每人每月平均调高140元以上。

  二是努力扩大就业。大力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商贸流通、家庭服务产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努力消灭“零就业”家庭。全年开发公益性岗位5000个,城镇新增就业9.4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三是努力改善居民住房条件。加快构建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今年计划提供各类保障性住房4.2万套,占“十二五”规划目标接近1/3。其中,回迁棚改居民2.6万户,新建廉租住房受益户2000户,提供经济适用住房4000套,开工公共租赁住房1万套。在农村,改造泥草房4万户。

  四是努力提高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水平。进一步提高养老金、失业金标准,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给予困难群众更多的生活保障。尤其向农村倾斜,在确保新农合参合率保持98%以上的基础上,突出抓好新农保试点,把主城6区及2县(市)纳入试点范围。

  五是努力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畅通南北跨江交通,完善城乡路网体系,新建续建城区路桥工程130项,维修道路330条(段),建设农村公路500公里,加快地铁一期工程建设,确保松花江公路大桥扩建工程、阳明滩大桥年底竣工通车,宣化街高架桥在“哈洽会”之前建成通车。

  六是努力改善城乡环境质量。深入治理“三沟一河”。加快拆炉并网进度,新增集中供热面积500万平方米。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整治牌匾广告、违章建筑、违规占道以及铁路环线和出城口周边环境等问题,加快村屯污水、垃圾、规模化养殖污染治理项目建设。

  七是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集中财力加快推进农村集中办学,新建中小学校4所,改造薄弱学校8所。计划投入1.6亿元,新建、改造幼儿园22所。

  八是努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今年,新农合筹资标准将提高到人均230元。重点推进7个市属医疗卫生机构项目和10个县级医院项目建设,启动“院县”共建项目,提高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和水平,逐步解决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责任编辑:张喜艳